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面试热点:智能快递柜超时收费惹争议 【热点背景】 商务部与国家邮政局曾在今年4月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
面试热点:智能快递柜超时收费惹争议 【热点背景】 商务部与国家邮政局曾在今年4月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
admin
2020-12-24
38
问题
面试热点:智能快递柜超时收费惹争议
【热点背景】
商务部与国家邮政局曾在今年4月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并且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也考虑提供相应的用地保障和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而近期丰巢快递柜收超时费的事情也引起了一片争议。
【模拟试题】
“超过12小时,每12小时收取5毛钱,3元封顶”,最近某快递柜开启超时收费办法引起公众热烈讨论。这项新措施一出改变以往靠用户打赏的收费方式,就引发了部分小区抵制。针对智能快递柜超时收费的现象,你怎么看?
选项
答案
解析
快递柜是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快递柜提供的暂存服务也确实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该智能快递柜运营方启动超时收费,改变了以往靠打赏盈利的方式,提高格口流转效率,增加企业收入,但却损害了社区居民的利益,此举其实并不合理。 快递件本应由快递员直接送到家门口,为了方便快递员送递和居民取件,建立智能快递柜本是方便各方之举措,而目前实际运营中智能快递柜经营亏损严重,硬件设施和场地费等成本也较高,加之广告业务萎缩。如何更好的运营,变成了智能快递柜运营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从小区居民角度考虑,在快递柜进小区之前已经和小区有了相关的协议,此时再加收超时费,明显不合规矩。智能快递柜的运营也向快递公司进行了收费,并且消费者支付快递费的同时又要支付快递柜费用,“一鱼两吃”存在二次收费的嫌疑。智能快递柜采用超时收费的模式,触动了消费者的利益,引发了部分小区的纷纷抵制。 商务部与国家邮政局在今年4月份也曾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并且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也考虑提供相应的用地保障和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 对于智能快递柜企业普遍面临的收费难题和如何更好的保护消费者利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政府需要尽快出台快递柜进小区服务的标准,以规范行业的发展。快递行业也要加快与智能快递柜运营方、电商等多方研究,争取建立数据互通共享,多方协同,在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和物流末端作业效率的前提下创新服务模式,更好的服务消费者需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Mu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回归分析是要求两个变量( ) A.均符合正态分布 B.有一个变量符合正态分
集中式给水水源水质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只经氯消毒即供饮用者,原水总大肠
“三同时”具体是要求( ) A.用于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下列描述最为完整的是( ) A.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B.国家实行
进行现况调查时,要求调查时间为( ) A.一年内 B.连续若干年 C.短
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而平均期望寿命较短,则其人口金字塔呈哪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产生和发展的直接背景不包括( ) A.疾病谱的转变 B.高
已知一般儿童龋齿发生率约为30%,要求新型牙膏能使龋齿发生率降至10%,则需用下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和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 A.地面水用水点
一个城市过去每年伤寒发病率为1/10万,今年的伤寒发病率为10/10万。此种情
随机试题
在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产生的根源是()。 A.信息不对称 B.交易成
病人27岁,停经50d,阴道出血,伴有暖痛腰酸0.5d。腹部检查,无压痛、反跳痛
农村公路施工中严禁使用的路基填筑材料是()。
某建筑物坐落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清末新政的内容。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办理完毕提取进口货物或装运出口货物的手续后,如有需
患儿,2岁。患疱疹性口炎,舌上、舌边溃烂,色赤疼痛,烦躁多啼,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A.凉膈散B.泻心导赤散C.清热泻脾散D.清
中药饮片的标签不须注明的内容是A.规格B.产地C.产品批号D.功能与主治
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未收载的不良反应属于A.A类药品不良反应B.B类药品不良反应C.新的药品不良反应D.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黄某于2006年11月突发精神病,患病期间独自订立一份遗嘱。经治疗,黄某病情好转,于2007年12月康复,但他在康复后并未撤销或变更遗嘱。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