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某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

题库总管2020-05-20  11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某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来接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平常。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30分)二、请简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中保密内容及保密例外。(20分)三、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30分)四、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共情时应注意什么?(2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5分)诊断依据:1、该求助者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因此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3 分)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1分),精神活动协调一致(1分),人格相对稳定(1分),自知力完整(1分),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分),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1分);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发(1分),内心冲突常形(1分),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2分);4、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辩论赛决赛发挥失常引起,属于较强烈的现实刺激(2分),时间超过两个月,但未满半年(2分)。求助者回避一切具有比赛性质的校内活动,说明其问题出现了泛化(5分),并影响了学习、社会工作和人际交往,导致社会功能受损(3分)。二、请简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中保密内容及保密例外。(20分)(一)需要保密的内容:1、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4分)2、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4分)(二)保密例外的情况: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2分)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2分)3、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2分)4、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2分)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2分)6、求助者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2分)三、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30分)(一)原理: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3分),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3分),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2分),而是应该改变认知(2分),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2分)。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2分),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2分),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2分)。(二)步骤:1、心理诊断阶段(3分)2、领悟阶段(3分)3、修通阶段(3分)4、再教育阶段(3分)四、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共情时应注意什么?(20分)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4分)2、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的感受。(4分)3、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3分)4、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3分)5、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2分)6、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2分)7、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2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PyMKKKQ
随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