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1点46分,日本近海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电站 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1点46分,日本近海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电站 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1点46分,日本近海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电站 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 绪。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 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在大地震发生 过后不久,联合国指派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韩国四国的救援队开赴日本灾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 1度,东经96. 7度)发生里氏7. 1级地 震。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其所处青藏高原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这 表明( )。
选项
A.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违背客观规律,人们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D.部分人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
答案
B
解析
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地震是地质活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并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故本题 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RZ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下列有关三国时期的歇后语,对应语意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绣花——若无其事B.关云长刮骨下棋——谈笑风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1918年5月,鲁迅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B.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
下列史实描述有误的是()。A.秦统一六国最先吞并的是韩国B.秦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共经历15年C.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D.周朝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
下列抗日革命队伍中,中国共产党没有参与组织的是()。A.抗日义勇军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工农红军第四军D.抗日联军
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楷书——结构严整,规矩整齐B.草书——存字之梗概,损楷之规矩,结构简省、笔画连绵C.隶书——横画长而直画短,呈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墨子主张人们兼爱,非攻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儒家思想C.《周易》《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D.
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税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税在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B.我国最早的农业税是井田制C.唐朝实行《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D.明朝
下列不平等条约与其内容对应正确的是()。①《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②《望厦条约》: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
税制改革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始终。下列税制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初税亩——两税法——条鞭法——摊丁入亩B.一条鞭法——两税法——初税亩——摊丁入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对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儒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B.
随机试题
治疗胎动不安,长于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A、独活 B、威灵仙 C、鸡
已知利率为10%的一期、两期、三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是0.9091、0.8264
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是明细分类账。()
房屋荷载一定的情况下,基础底面积的大小,取决于()。
肠梗阻诊断明确后,最重要的是确定 A.梗阻的程度 B.梗阻的部位 C.梗阻
42岁,10年前人工流产后未孕,近4年来月经期延长,血量多,经期腰腹痛逐渐加重,
常伴有抽搐的甲状腺癌为( ) A.乳头状腺癌 B.髓样癌 C.滤泡状癌
冲突:系指列车、机车车辆互相间或与轻型车辆、设备设施(如车库、站台、车挡等)发生冲撞,致使机车车辆、轻型车辆、设备设施等破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并于1985年()开始实施A.2月1日B.3月1
燃烧通常伴有( )现象。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烟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