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
admin
2020-12-24
26
问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谈谈你对此内容的认识。(12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从三者基本内涵来看,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和观念的确立;过程与方法是 关键性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必由之路。从三者关系来看,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过程与方法是策,三 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从三者的内容来看,课程三维目标陈述抽象,需要对其作较为细化处理,以便教学目标的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iq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知道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课文摘...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思,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全面推行“养廉银”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注:耗羡,即银两在兑换...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制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它包括()。 ①历史老师②历史教材③历史影像④历史遗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制定的活动实践学习计划。 进行“人们心中的历史口述资料的采集实践”的探究活动。例如毛泽东,他在湖南、井冈山、瑞金...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促使这一生产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改进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
随机试题
某建设项目实施到第2年时,由于规范变化导致某分项工程量增加,因此增加的费用应从建
患者发热恶寒,咳嗽咽痛,且四肢欠温,尿清便溏,证属 A.表热里寒 B.真寒假
教师:有学生最近经常生病,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家长:这和紧张无关,是学生
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60天,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10%,年
某老师的《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如下: (1)活动准备:教师适当提供相关背景
多用炒黄法炮制的是
男性,29岁,饱餐后突然发生上腹痛,蔓延至全腹8小时,腹痛呈持续性,体检:舟状腹,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消失。 应考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进行的心血管综合征,目前使用的各种类型抗高血压药,通过不同方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心排出量或血容量。 某高血压患者...
某混凝土结构岀现宽度为0.5mm的裂缝且裂缝深度较深,应采用的处理方法是()。A.灌浆修补法B.表面密封法C.嵌缝封闭法D.粘钢加固法
下列材料损耗,应计入预算定额材料损耗量的是()。A、场外运输损耗B、工地仓储损耗C、一般性检验鉴定损耗D、施工加工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