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简要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简要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shuhaiku
2019-12-17
127
问题
简要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选项
答案
解析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过程,是形成受教育者某种品德或完整品德结构体系的过程,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外部影响和个体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讲,德育过程具有以下几大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知,即道德认识,也叫思想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包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它是产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指导道德行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不可能产生正确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情,即道德情感,也叫思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积极或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品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意,即道德意志,也叫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意志活动,为实现人们确定的道德目标而严格约束自己使其不随意冲动并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即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也叫思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和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在人们的品德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1)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道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又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道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以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全面协调发展。(2)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终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总之,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由于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为每一具体过程的多种开端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学生在思想水平的形成过程中,其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也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多端性的规律,或以一个为主,辅之以其他要素,或有多种起点,最终有的放矢地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各方面都得到均衡的发展。(3)德育过程具有针对性。德育过程具有针对性,就是指在品德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容易导致各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和严重脱节,如“言行不一”等现象。所以要针对诸因素的发展状况,因材施教,从而使知、情、意、行四者的总体功能得到最佳发挥。(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tJe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
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为() A.终结性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其运行结构有哪些?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 A.过程模式B.CIPP模式 C.C
过程模式是指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
为什么说教师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机试题
下列属于市场间利差互换的操作思路的是( )。 Ⅰ.买入一种收益相对较高的债券
垂体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蝶鞍扩大 B.鞍底下陷 C.瘤周水肿 D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值的95%可信区间为0.1~0.6,那么该研究因素可
(2017年)隧道工程施工时,通风方式通常采用()。
酸化尿液,使pH<7.4,弱酸性药物排泄减少
一间房屋的长、宽、高分别是6米、4米、3米,施工队员在房屋内表面上画一条封闭的线
进口货物收货人超过规定期限向海关申报的,滞报金的征收,以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
一般什么时候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 A1岁B1.5岁~3岁 C2岁 D
共用题干 女性,56岁。10天来咳嗽、发热38℃,自服感冒药不见好转,黄痰逐渐增多,30~50ml/d,偶尔有脓血痰。白细胞19*109/L。胸片见右肺...
活动义齿模型设计时,将模型向后倾斜的原因是A.使义齿从前向后倾斜B.制作方便C.利用倒凹固位D.牙槽嵴丰满,唇侧倒凹过大E.减少义齿前份基托与余留牙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