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admin2020-12-24  19

问题 辅导员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选项

答案

解析在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或多或少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新态势、新动向,进而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要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就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网上长大的大学生,他们积极向上,开放自信,善于独立思考,主体意识强,但其情感和心理尚未成熟,还未完成知识体系的搭建,价值观塑造也有待成形。针对大学生的这些性格特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就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和需要出发,研究其思想行为,因材施教,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辅导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断提升的政治素养。辅导员要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打好基本功。 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就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门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它以立德树人为其价值导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其重要内容。将人文思想、人文情怀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塑造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第一第二课堂,创建文明校园,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进行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出具有家国情怀,并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与民族事业。 四、增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载体。辅导员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抢占和巩固互联网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把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教会大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甄别与解读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培养大学生的是非观,提升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大学生用理性态度对待网络信息,不受假新闻和坏思潮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将思想政治课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延伸到线上,线上线下结合,运用新媒体教学平台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创新出个性化的内容和方法。既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大学生辩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u8x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