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范不可靠,严重露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使用发爆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影响瓦斯爆炸的主要因素有( )。
选项
A.空气中的浮游煤尘
B.惰性气体浓度
C.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
D.一氧化碳、硫化氢浓度
E.周边空气湿度
答案
ABCD
解析
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4个。 (1)空气中的浮游煤尘。当浮游煤尘浓度为5g/m3时,瓦斯浓度达到3%就具有爆炸性;当浮游煤尘浓度为8g/m3时,瓦斯浓度达到2.5%就具有爆炸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瓦斯的地点如果同时有浮游煤尘存在,瓦斯浓度小于5%时也可能具有爆炸性。 (2)其他可燃气体。煤矿井下有多种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氨等。这些气体对瓦斯爆炸性的影响和煤尘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有瓦斯的地点还有一种或几种可燃气体存在,瓦斯浓度不需要达到5%就可能具有爆炸性。 (3)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对瓦斯爆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氮气浓度每增加1%,瓦斯爆炸的下限浓度就提高0.017%,上限浓度则下降0.54%。二氧化碳对瓦斯爆炸性的影响与氮气的影响相同,只是影响程度不同。 (4)瓦斯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实验证明,瓦斯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同,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也不同。当其温度为20℃时,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是6.0%~13.4%;当其温度为100℃时,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是5.45%~13.5%;当其温度为70℃时,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是3.25%~18.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uZy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 A.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适用 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只能并科适用
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向客户提供规避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议,违反了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则。 A.岗位职责B.信息保密 C.内幕交易D.监管规避
在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过程中,经济、法律手段的作用日益加强。()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生产设备,应通过()账簿反映。 A.序时B.备査 C.数量金额D.分类
下面关于国民经济划分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按生命周期不同,可划分为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 C...
以下关于市净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市净率,又称“净资产倍率”,是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率 B.市净率越小,说明股价处于较高水平...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在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过程中,经济、法律手段的作用日益加强。()
可转换证券的市场价格必须保持在它的理论价值和转换价值()。 A.之下B.之上C.相等的水平D.都不是
1997年6月,依托同业拆借市场的()业务获准开展,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一起构成我国的货币市场。 A.债券回购B.债券发行 C.资金交易D....
随机试题
关于西藏地形地貌描述错误的是()。
下列评价指标中,不属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的是( )。
【智能站知识】220、智能变电站电压并列由( )完成。 A.??电压并列装置
关于贷款风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最容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
某顾客在观看商品后没有购买,商场营业员最为合宜的话语是()。
男性,20岁,全身浮肿,尿少10天。化验血红蛋白122g/L,尿蛋白(++++)
传记,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记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表现出生存和发展的渴求,而且表现出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这种自身潜能的...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城市
下列绩效考核方法中,以外部导向为基础的是()A.平衡计分卡B.基于标杆超越的目标管理法C.行为锚定评价法D.关键绩效指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