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下列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某因被辞退意欲报复原单位,遂
下列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某因被辞退意欲报复原单位,遂
天天题库
2020-05-20
41
问题
下列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某因被辞退意欲报复原单位,遂明知建筑物内有人值班仍放火,致值班人乙死亡。甲某对于损毁财物持直接故意心态,对人员被烧死持间接故意心态B.甲意图杀死乙,其得知某日乙将罪单位值班室值班,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结果将顶替乙值班的丙烧死。甲队丙的死持间接故意心态C.甲是捕猎高手,捕获的猛兽养在家中,某日出门忘记了锁门,其邻居来家中被猛兽咬成重伤。对甲应定过失致人重伤罪D.甲偷取输油管道内的油放回家中缸内,不料此缸漏油流了一地。其母半夜起床用火柴点灯,引起大火,母亲被烧死。则甲构成盗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选项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有:(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后果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3)特定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不同。直接故意,其行为性质和结果性质是同一的,其结果也是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是在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志。间接故意,特定的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当仅有行为而无结果时,尚不能认定构成此种犯罪。本题中,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B项中甲是发生了对象认识错误,但其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选项C、D考查犯罪过失,C项甲应当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应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D项甲对其母亲被烧死的结果无法预见,所以并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uqwM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钢质压力管道对口错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管道对口时,不允许有错边
关于预制拼装给排水构筑物现浇板缝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 A.板缝部位混凝土
关于\"合作\",正确的说法是()。 A.合理安排的工序流程,是加强合作的必要措
下列几种说法中,你能够认可的是()。 A.有了钱就有了幸福 B.钱是人生的
关于SDS的施测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指导语是:\"根据您最近一
社会接纳程度的评估内容包括求助者()。 A.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B.行为表
关于施工现场消防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动火证当日有效 B.施工现
关于有机防火封堵材料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不能重复使用 B.遇火
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正确的说法包括()。 A.祖父通过儿子传给孙子 B.外
关于HAMD,错误的说法是()。 A.由Hamilton编制 B.共包括三
随机试题
企业某种原材料的年需求量为8000吨,单价为10000元/吨,单次订货费用为40
按热力管网系统形式分,一次补充热媒量大,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中间设备极少的是()
患者,女性,58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史5年,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晨起时突感左眼
腹部X线平片发现内有牙齿或骨片影子,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共用题干 第三篇WhenFearTakesControlofthe
男性,61岁,患有高血压病,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尿蛋白(+)。选择最佳降压药物为
全科医生对病人进行辅助检查,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需要做的一定要做B.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病情需要来选定C.不需要做的坚决不做D.费用高的一律不做E.可
下列不属于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者的是()。A.个人投资者B.工商企业C.社会保障基金D.创业投资基金
ERG理论中的关系需要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沦中的()相对应。A.全部“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部分“尊重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B.全部“安全需要”以及部分“生
关于物权与债权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B.物权为绝对权,债权为相对权C.物权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债权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