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C.法院...
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C.法院...
admin
2020-12-24
60
问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C.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
D.行政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选项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第37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故应选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v8W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财务内部收益率≥0,技术方案经济上可行B、对于常规技术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就是使技术方案财务净现值为零的折
下列关于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B、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C、借款偿还期
下述关于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说法,正确的有()。A、如果技术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方案可以考虑接受B、如果技术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投
下列关于投资者自行测定技术方案基准收益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资金成本B、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C、基准收益率应不
下列关于融资后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融资后分析是在融资完成之后进行的B、融资后分析要分析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C、融资后分析要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B、静态评价指标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C、动态评价指标反映了项目的盈
关于内部收益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投资方案占用的已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B、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担能力C、
关于静态投资回收期说法正确的是()。A、静态投资回收期宜从技术方案投产开始年算起B、静态投资回收期等于投资利润率的倒数C、静态投资回收期只考虑回收之前的效果
关于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态投资回收期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B、静态投资回收期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快C、静态投资回收期越短,财务净现值越大
对于常规技术方案财务净现值与基准收益率,说法正确的是()。A、基准收益率越大,财务净现值越小B、基准收益率越大,财务净现值越大C、基准收益率越小,财务净现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中,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为\"天下巨观\"的是( )。 A、终南山草楼
某电厂现有装机为2台300MW机组,规划容量为4X300MW机组,每台机组均采用
2018年7月万保房地产开发公司、海奥装饰公司、达明塑钢厂和明远技术公司分别以自
ARDS的下列诊断中错误的是 A.存在ARDS致病因素。排除急性左心衰及
AB0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中发生率最高的是A.母为0型,子为A或B型B.母为AB型,子为A或B型C.母为A型,子为0或AB型D.母为A型,子为0或B型
中共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
2013年2—10月中,乐透数字型福利彩票的销售额环比增加最多月份的视频型福利彩票销售额约为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额的()倍。A.1.48B.1.30C
男,16岁,在田地劳动时,右足被刺伤,其中混杂有异物,泥土,没有处理。随后出现面部肌肉痉挛’怕光怕声,患者致病的主要原因是A.异物混杂B.年龄小C.没有
生活垃圾填埋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容应包括()。A:封场地表处理情况B:渗滤液导排系统有效性C:填埋场防渗措施的有效性D: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有效性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B.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