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2010年3月,甲公司将其研发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11年9月公布,2013年7月3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2011年2...
2010年3月,甲公司将其研发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11年9月公布,2013年7月3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2011年2...
admin
2020-12-24
59
问题
2010年3月,甲公司将其研发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11年9月公布,2013年7月3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2011年2月,乙公司独立研发出相同零部件后,立即组织生产并于次月起持续销售给丙公司用于组装汽车。2012年10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销售行为。2015年6月,甲公司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公司可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
B.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已过
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丙公司没有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专利权侵权。 《专利法》第13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本案中,2013年7月3日以前,甲公司尚未获得专利权,其无权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但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适当费用,故A项错误。 《专利法》第68条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据此可知,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即从2013年7月3日起开始计算,至2015年6月尚未超过2年。因此,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未经过,故B项错误。 《专利法》第69条第2项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本案中,2010年3月,甲公司申请发明专利,乙公司于2011年2月起开始生产、销售相同产品,乙公司是在甲公司专利申请日后开始制造、销售相同产品的,构成专利权侵权,故C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1款规定,将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作为零部件,制造另一产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专利法》第11条规定的使用行为;销售该另一产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专利法》第11条规定的销售行为。据此可知,丙公司也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故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xK3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对人体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对人体健康造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规定,认证机构应在收到企业认证申请书和资料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内容包括 A.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与审批B.医疗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二类是指 A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
依照《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属于资源严
依照国家对药品标签、说明书规定 应列出服药期间需要慎用的情况的项目是 A.注
GSP认证管理的初审部门完成初审后,应当将初审合格的GSP认证申请书和资料移送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单位财务会计收入的是( )。
下列关于冻结法优缺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5年)某产品甲,乙,丙,丁4个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分别为0.25,0.3
为防止旅游团行李数量出错,导游应同行李员一起做好()工作
下列关于卫生法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公司利益受到损失的,发起人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按定向资产管理业
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对该行为应由( )承担责任
关于缺血性肠病的治疗以下哪项错误A.补充血容量B.禁食及肠外营养C.血管加压素止血D.防治感染E.改善微循环
β-胡萝卜素的效价相当于维生素A的A.1/2B.1/3C.1/4D.1/6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