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下列隐患情况,根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办法》GA653的规定,可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要素的有()。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故障状态,不能恢复正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下列隐患情况,根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办法》GA653的规定,可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要素的有()。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故障状态,不能恢复正
admin
2020-12-24
46
问题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下列隐患情况,根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办法》GA653的规定,可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要素的有()。
选项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故障状态,不能恢复正常运行
B.一个防火分区设置的6樘防火门有2樘损坏
C.设置的防排烟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D.安全出口被封堵
E.商场营业厅内的疏散距离超过规定距离的20%
答案
ACD
解析
2018新版教材P463 重大火灾隐患综合判定要素: (2)防火分隔。2)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损坏的数量超过该防火分区防火分隔设施数量的。50%。故B错误: (3)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2)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规定,或被封堵。故D正确; (4)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1)未按规定设置消防水源。2)未按规定设置室外消防给水设施,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故E错误 (5)防烟排烟设施。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或运行。故C正确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故障状态,不能恢复正常运行。故A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xg9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主要适用于四周不完全封闭的A类火灾场所、限定位置的流散B类火灾场所和固定位置面积不大于100m2的流淌B类火灾场所^A.全淹没系统B
候车(机、船)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堆场、罐区、石油化工装置区、加油站、锅炉房、地下室等场所配置的灭火器()检查1次。A.每周B.每半月
下列关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布置,说法错误的是()。A.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
()是火灾情况下运送消防器材和消防人员的专用消防设施。A.消防电梯B.消防救援C.屋顶直升机停机坪D.消防楼梯
()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A.重大责任事故罪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D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的具体办法,由()规定。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公安机关消防部门D.国务院公安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A.市级以上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
公安部《关于实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1〕97号)进一步提出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标准。下列符合...
下列情况的泡沫液需要送检的是()。A.6%型低倍数泡沫液设计用量大于或等于7.0tB.3%型低倍数泡沫液设计用量大于或等于3.5tC.6%蛋白型中倍数泡沫液
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温度达到()℃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A.7
随机试题
反映国家累计债务总规模的指标是()。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
关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列哪项不正确 A.常有游走性浅静脉炎 B.多发于中小
有利于可摘局部义齿稳定的支点线是 A.直线式 B.斜线式 C.平面式 D
患者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
新闻事业只能是以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而不能以少数人、个别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为服务对象。出题:新闻记者证核发办公室A.正确B.错误
患者,男,69岁。咳嗽反射迟钝,需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操作下列错误的是A.调节负压40?53.3kPaB.操作前需用生理盐水试吸C.动作轻柔,左右旋转
在火灾风险评估分类中,根据建筑所处的不同状态,火灾风险评估可以分为预先评估和()A.定性评估B.定量评估C.量化评估D.现状评估
某男,67岁。腰腿疼痛3年,遇寒加重,夜间尤甚。每至五月以后天气变暖则疼痛减轻,但一到十月,则疼痛又发,每年如此,苦不堪言。舌淡苔白,脉沉迟少力。 治疗...
某宗土地,单价为10000元/平方米,规划容积率为8,建筑密度为0.5,则其楼面地价为( )元/平方米。A.800B.1250C.5000D.20000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当事人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