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共用题干 女,49岁。G3P1,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近半年月经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现患者因阴道流血20余天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查...
共用题干 女,49岁。G3P1,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近半年月经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现患者因阴道流血20余天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查...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共用题干
女,49岁。G3P1,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近半年月经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现患者因阴道流血20余天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查体:子宫后倾,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触及一实性包块,活动欠佳。彩超示右侧附件区见一直径约6cm的混合回声的包块。
选项
该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左侧附件、子宫和盆腹腔无肉眼可见病变,腹腔冲洗液查到肿瘤细胞,应进行
A:右侧附件切除术
B:右侧附件+全子宫切除术
C:全面分期手术
D:肿瘤细胞减灭术
E:单纯包块切除术
答案
C
解析
该组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特征的了解和诊断治疗能力。118题:颗粒细胞瘤是性索间质细胞肿瘤里面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常有内分泌功能,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子宫内膜病理,结合查体和盆腔彩超发现右侧附件区实性包块,不难诊断为颗粒细胞瘤,答案为A。119题:该病例为临床早期卵巢低度恶性肿瘤,且无生育要求,应行全面分期手术,以达手术病理分期目的,答案为C。120题:恶性性索间质细胞肿瘤有晚期复发特点,术后一般采用3~6个周期的化疗,常用方案有BEP、BVP等,故答案为E。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xqx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患者男,40岁。因呼吸困难和水肿入院。査体发现颈静脉怒张,肝在右肋缘下4cm,表面光滑,轻度压痛,双下肢压陷性水肿。 该患者心音可有以下变化,除了()。A.心
患者男,78岁,吸烟者。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40余年,加重3天入院。査体:T38.3℃、BP160/90mmHg。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散在哮鸣音和湿啰...
患者女,60岁。慢性咳喘20年,剧烈咳嗽3天,无咳痰、咯血及发热,半小时前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发绀。体检:血压150/100mmHg,呼吸40...
患者男,56岁。活动后气急5年,轻微咳嗽,咳少量黏液痰。体检:呼吸急促,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无啰音。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透亮度增加,膈肌低平。该病...
患者女,36岁。心悸、手抖、性情急躁3个月。6年前生产1女婴后口服避孕药至今。为除外甲亢,最可靠的检查是()。A.心肌酶B.TT3、TT4C.FT3、FT4
患者女,40岁。反复“尿路感染”多年,拟诊为慢性肾盂肾炎。下列哪项对确定诊断无帮助()。A.静脉肾盂造影时见到肾盂变形后缩窄B.肾外形凸凹不平,双肾大小不等
患者女,51岁。双手腕关节肿痛3个月,双手第3、4指间关节肿痛,双手第2掌指关节肿痛2个月,晨僵2小时,低热。最可能的诊断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
患者女,60岁。腰腿痛反复发作20年,双手关节痛3年。右手示指、无名指和左手无名指远端指间关节骨性膨大,左手拇指、掌指关节肿胀,有压痛。RF(+),ESR...
患者女,61岁。尿与肾功能均正常。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伴有3个无回声占位。父亲85岁,双肾各有2个囊肿,母亲及弟弟B超双肾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脓肿B
患者女,42岁。患慢性肾炎3年,半年前因早孕行药物流产,现要求避孕指导。本例最恰当的避孕措施应是()。A.安全期避孕B.口服短效避孕药C.皮下埋植避孕D.
随机试题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 A.巴氏消毒法 B.煮沸法 C.流通蒸汽法 D.间歇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重点是()。
站用交流电源柜出厂试验时,配电装置、低压电器连同所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交流耐压试
( )是指在专门设计开挖的洞室或巷道内装药爆破的一种方法。 A、浅孔爆破法
将病毒RNA的核苷酸顺序的信息,在宿主体内转变为脱氧核苷酸顺序的过程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咽部的淋巴组织()A.舌扁桃体B.咽鼓管扁桃体C.腭扁桃体D.颈深淋巴结群E.腺样体
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上感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A:腺病毒B:鼻病毒C:肠道病毒D:流感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
脱水加低钠血症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高钾血症E髙钙血症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所有的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其主要目的有()。A.充分理解设计意图B.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C.深入发现和解决各专业
(2013年)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申请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须取得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证书满()年。A.3B.4C.5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