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问题:如果某天没有了电,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发言,认识到电的重要性,进而对电的发现产生疑问,顺势导入新课

昕玥2019-12-17  28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问题:如果某天没有了电,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发言,认识到电的重要性,进而对电的发现产生疑问,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1.教师展示相关史料,要求同学结合教材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开始的?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1866年,德意志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到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教师介绍:由于电力取代了蒸汽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们把以电力为主要动力引发的革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呢?学生阅读教材可以得到: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与使用。2.电灯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家家户户使用的电灯是由谁发明的?它是如何被发明的?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纪录片,进行总结。学生观看之后自由发言,最后教师总结:电灯是由爱迪生发明的。自从电出现以后,很多人都想用电来照明,但电灯寿命都不长,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废寝忘食,试验过从世界各地找来的1600种耐热材料、6000种植物纤维,才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终于造出了耐用的白炽灯。3.教师顺势进行情感教育:只要肯付出努力,每个人都会成功,因此我们也要积极拼搏,勇于奋斗,开拓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和辉煌。4.教师提问: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交通工具的动力有哪些新突破?有哪些新成果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蒸汽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内燃机。成果:(1)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2)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来结束本堂课,强化学习效果。作业:搜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举办一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展。【板书设计】[img]/upload/tiku/397/8711924_1.png[/img]1.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2)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历史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1)讲述法;教师运用口语向学生传授知识。(2)图示法;简称图示法,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字母、数字、表格、符号等表示历史事实或历史概念。(3)问答法;通过教师的语言逐步引导学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5N9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