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关于网络图关键路线正确的说法是( )。A.双代号网络图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B.双代号网络图中由关键节点连接而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C.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关于网络图关键路线正确的说法是( )。A.双代号网络图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B.双代号网络图中由关键节点连接而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C.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admin
2020-12-24
47
问题
关于网络图关键路线正确的说法是( )。
选项
A.双代号网络图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B.双代号网络图中由关键节点连接而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C.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自始至终没有虚箭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D.单代号网络图中自始至终LAG=0(LAG指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E.单代号网络图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组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答案
AD
解析
新教材P131 7.确定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l)利用关键工作确定关键线路。如前所述,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将这些关键工作相连,并保证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而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2)利用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关键线路。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找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凡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因为不出现波形线,就说明在这条线路上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也就是在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这些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全部为零。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关键工作连段的节点必为关键节点,但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关键节点必然在关键项路上,但是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 本题E是错的,光总时差最小不行,还要时间间隔为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90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小于300m2/kgB.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
关于粉煤灰水泥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化热较小B.抗冻性好C.干缩性较大D.早期强度高
关于路面基层说法正确的是()。A.填隙碎石基层只能用于二级公路的基层B.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C.石灰稳定土基层不应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半填半挖路堤时,其基底应开挖台阶,说法正确的是()。A.台阶宽度不小于0.8mB.台阶宽度不大于1.0mC.台阶底应
关于空心桥墩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筋混凝土墩身壁厚不小于300mmB.墩身进水孔直径不宜大于200mmC.薄壁空心墩只按构造要求配筋D.对于3
关于平屋顶排水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A.高层建筑屋面采用外排水B.多层建筑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C.低层建筑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D.汇水面积较大屋面采用天
下列关于墙体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B.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应在较低一侧的地坪处设置
下列关于平屋顶防水屋面的找平层说法正确的是()。A.找平层通常设置在结构层或保温层下面B.找平层可选用15~25mm厚的1:2.5~1:3的水泥砂浆
关于雨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雨篷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B.板式雨篷板根部厚度不小于70mmC.梁板式雨篷常采用翻梁式D.雨篷顶面通常采用刚性防水
下列关于地下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下水增加了岩体重量,提高了下滑力B.地下水能够软化和溶蚀边坡岩体,导致崩塌或和滑坡C.地下水产生静水浮托力,
随机试题
微粒皮移植最佳覆盖物是 A.猪皮 B.羊膜 C.同种异体皮 D.表皮细胞
对盈利能力比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入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
对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应注意的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费用是针对一定的期间
下列费用中,不属于施工项目直接成本的是() A.施工措施费B.办公费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A.内发论B.教育C.外铄论D.成熟机制E.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甲因急病肚子痛到乙医院治疗。乙医院的医生丙接诊,误诊是甲过于劳累所致,随便开些西药给甲服用。甲回到家后不久,死亡。事后查明,甲因胃穿孔出血严重而死亡,丙误...
OntheTrailoftheHoneyBadger OnarecentfieldtriptotheKalahariDe...
2011年3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该市某大型企业甲(国有)的会计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 (1)2010年1月10日,甲企业收到一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