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城市道路某段路基为沟谷回填形成,回填厚度为6.0~10.0m,填土为花岗岩残积砾质黏性土,较松散,被雨水浸泡后含水量较高。设计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以下哪些...
城市道路某段路基为沟谷回填形成,回填厚度为6.0~10.0m,填土为花岗岩残积砾质黏性土,较松散,被雨水浸泡后含水量较高。设计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以下哪些...
admin
2020-12-24
66
问题
城市道路某段路基为沟谷回填形成,回填厚度为6.0~10.0m,填土为花岗岩残积砾质黏性土,较松散,被雨水浸泡后含水量较高。设计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以下哪些措施能合理有效改善强夯加固的效果( )
选项
A. 增加夯击能和夯击点数
B. 设置降水井,强制抽排水
C. 在路基表面填垫碎石层
D. 打设砂石桩
隐藏答案收藏标记反馈
答案
BCD
解析
A项错误,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 J79—2012)第6.3.3条表6.3.3-1知,对于同一类土,增大夯击能可以提高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提高强夯加固效果;第2款规定,夯击点数,应根据现场试夯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由于填土松散,被雨水浸泡后含水量较高,夯击点数过大一方面可能会因为夯坑过深而引发起锤困难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粘性土含水量高,渗透性差,夯击点数增大会引起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引起夯坑周围地面产生较大的隆起,因此不能无限增大; B项正确,地基处理的效果与强夯排水密切相关,第6.3.8条规定,施工时,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在强夯过程中主要考虑排除雨水、地下水和强夯过程中消散的孔隙水,应设置排水明沟作为强夯排水系统,并用集水井进行场内集中强制排水的措施; C项正确,第6.3.8条规定,当地下水位较高,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材料的施工措施。在路基表面填垫碎石层,一方面可以在地表形成硬层,确保机械设备通行和施工,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地下水位和地表之间的距离,防止夯击时夯坑积水; D项正确,设置砂石桩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加快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9a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小儿体格测量指标中,最能反映其营养状况的是A.体重B.身长C.头围D.皮下脂肪厚度E.上臂围
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哪种方法可使其灭活A、2%的来苏水浸泡B、煮沸15分钟C、乙醇消毒D、居室通风E、肥皂水洗涤
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A、在我国主要好发于城市人群B、钩虫带虫者是主要的传染源C、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D、钩虫病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E、春季是流行高峰
某厂房场地初勘揭露覆盖土层为厚度13m的黏性土,测试得出所含易溶盐为石盐(NaCl)和无水芒硝(Na2SO4),测试结果见下表。当厂房基础埋深按1.5m考...
碱液法加固地基,拟加固土层的天然孔隙比为0.82,灌注孔成孔深度6m,注液管底部在孔口以下4m,碱液充填系数取0.64,试验测得加固地基半径为0.5m,则...
某砂土场地,试验得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为0.92、0.60。地基处理前,砂土的天然重度为15.8kN/m3,天然含水量为12%,土粒相对密度为2.68。...
某深厚软黏土地基,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塑料排水带宽度100mm,厚度5mm,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求塑...
均匀深厚地基上,宽度为2m的条形基础,埋深1m,受轴向荷载作用。经验算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平均压力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了20kPa;已知地下水位...
某工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共进行了S1、S2和S3三个试验点,各试验点数据如下表,请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m,某钻孔揭示的地层及标贯资料如表所示。经初判,场地饱和...
随机试题
北京城区第一座立交桥是( )。 A、昌平路上的白浮桥 B、四元桥 C、复
女,30岁,头痛,CT示左小脑有一3*4cm^2囊样低密度区伴壁结节,结节明显增
下列关于项目管理类型的划分,正确的是()。
主要用作片剂黏合剂的是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 )事关全局,是各种人力资源计划的核心。
宁某,女,66岁。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
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土地,实践中各地方规定的交付时间包括()。
患者,女性,23岁,孕34周,第一胎。无诱因阴道流液13小时,活动后流液增多。提示:检查:阴道液pH值>7.0;阴道液涂片可见羊齿状结晶。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一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处于运动不居的状态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D.量的积累达到
问卷的构成成分包括()。 (A)指导语(B)问题及其备选答案 (C)人口学记录(D)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