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为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征的基因。早在 1983 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为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征的基因。早在 1983 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
admin
2020-12-24
50
问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为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征的基因。早在 1983 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转基因作物”这个概念的理解。原文第一句说:“转基因作物的区别只是为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 1983 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可见构成“转基因”的基本信息是“产生额外特性”和“移植”。A 项把“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改为“因环境影响”,显然不当;B 项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没有归纳和概括;D 项虽指出了“移植”,却把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变成“杂交作物”。只有 C 项信息完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9d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④⑤,②③⑥B.①②⑥,③④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⑤⑥,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③⑤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③⑥,
虽然中小成本电影的成本有限,但并不代表就可以在艺术质量上偷工减料,放松要求。实际上,中小成本电影与商业大片的区别,不只是一种投资角度的命名,而更是一种功能...
基因:性状:遗传A.乌云:降雨:飘动B.态度:行为:思想C.土地:植物:肥沃D.环境:人生:变化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其实二者有较大的区别。霾又称灰霾,由空气中的灰尘、烟粒或盐粒化合物等离子组成。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
获得性状亦称后天性状.指生物个体在其一生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器官的使用或不使用)所获得的某些性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获得性状的一项是:A.鸟类用优美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⑤⑥,②③④D.①②③,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④⑤,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②④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⑤⑥,②③④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④⑤,②
随机试题
下列情形中,可以根据情节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的是( )。 A、经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评估人员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当考虑采用()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定、转子绕组都为三相绕组的电动机是()。
已知在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50%,A占24%。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
申报国外政府贷款的项目,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中方要完成的报告包括()。
《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建议用以协调法人双重居民身份冲突的标准是什么?(
某电网规划建设一座220kV变电所,安装2台主变,三侧电压为220/110/10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
按照(),基金可分为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A.法律形式不同B.运作方式不同C.约束机制不同D.期限不同
()是企业生产控制的基础工作,是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原材料、半成品等所处位置、数量进行的控制。A、原材料控制B、投入控制C、在制品控制D、产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