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脉压增宽,伴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提示() A.动脉导管未闭 B.肺
脉压增宽,伴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提示() A.动脉导管未闭 B.肺
题库总管
2019-12-17
50
问题
脉压增宽,伴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提示()A.动脉导管未闭B.肺动脉高压C.主动脉缩窄D.肺动脉狭窄E.右心室肥厚
选项
答案
A
解析
精析与避错:这是一组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听诊中,某些表现发生机制的理解。这种题目只能靠理解来记忆,光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完全答对的。本题错选率10%~13%,第58题少数错选是A,第59题错选极少,第60题少数错选B或D。肺动脉第二音(P2)是肺动脉瓣关闭时发出振动所产生。当肺动脉内压力升高时,肺动脉瓣关闭急促有力,关闭时的振动增强,表现为P2亢进。相反,如果肺动脉充盈不足,肺动脉内压力下降,则肺动脉瓣关闭时振动较小,P2减弱。由此可见,选项B肺动脉高压正好可引起P2亢进。部分同学错选A的原因是认为动脉导管未闭(PDA)时,肺动脉血流增加,可能导致肺动脉关闭的振动增强。这正是本题易于让同学迷惑的地方。事实上,这是一个对题义理解的问题,第58题是问“P2亢进提示”以上选项的何种情况。P2亢进,作为一个体征,和所有疾病的诊断一样,一种体征对某个疾病可以是特异性的,若有这个体征,便可提示是这个病。但是有一些体征却是很多疾病所共有的,它只能是对在器官的某种病理或功能层面异常的提示而不能作为具体某一个疾病层面的提示。例如婴儿的前囟膨隆可提示颅压升高,是对脑这个器官层面异常的提示,但作为疾病的层面,如颅内出血,颅内感染,非交通性脑积水都有些表现。因此,我们不能说前囟膨隆就提示是颅内感染。回至本题“P2亢进”只说明肺动脉压力升高,它可以是动力性的(肺血流增多),也可以是梗阻性的(肺小动脉内膜增厚)。动脉导管未闭和所有的左向右分流先心都有肺动脉血流增多,有动力性肺高压,都可以有P2亢进。因此,对A和B选项都会有P2亢进,但是A和B是二个层面的诊断,故对第58题而言,B项应是更切题的诊断层面,如选A项则正如以前囟膨隆能否诊断颅内出血一样。因此,A项不是合适答案。选项D肺动脉狭窄或右室流出道狭窄,易于理解进入肺动脉的血流减少,肺动脉充盈不足,肺动脉压力较低,肺动脉瓣关闭时的振动较弱,因此,P'减弱。其他选项干扰不大,故第59题错选率也很低。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都是脉压显著增大时的周围血管征象。选项A动脉导管未闭时,由于动脉导管存在,主动脉压力大于肺动脉,心脏收缩时泵入主动脉的血液,一部分即可经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使主动脉压力迅速下降,脉压显著增大;因而可出现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部分同学错选B或D的原因可能是认为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狭窄时,可能存在右向左分流,这样进入左心和主动脉的血流增加,可能会使脉压增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dn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人持一张载明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的承兑汇票,向票据所载明的付款人某银行提示付款
知识点: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 A
知识点:支气管哮喘 提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危重的是 A.呼气相延长 B.
知识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原
知识点:系统性红斑狼疮 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的是 A.抗SSA抗体阳性
知识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的部位是B A.左冠状动脉主干
知识点:动脉瘤 动脉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压迫症状 B.搏动性肿块
知识点:5P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5p”,不包括 A.疼痛 B.感
知识点: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剧烈呕吐后出现呕呕血的情况强烈提示 A.食管胃底
知识点:肾动脉狭窄 最有助于确诊肾动脉狭窄的检査是 A.磁共振成像 B.肾
随机试题
低温状态下体内可发生不同的变化,错误的有 A.不产生抗凝作用 B.可减少麻醉
A霍奇金病的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税收是由()征收的。
所谓“第一反抗期”,是指()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
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主要区别是
在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内容中,具有主导性的权利是( )。A.管理权B.成员权C.共有权D.专有权
皮类药材宜切A.丝B.块C.薄片D.斜片E.段
羚羊角的性状鉴别特征有A.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B.黄棕色或黄褐色C.除顶端部分外,有10?〗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为2cmD.基部横截面类圆形,内有
知母中皂苷含A.螺旋错烷醇型B.达玛烷型C.齐墩果烷型D.乌苏烷型E.羽扇豆烷型
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其关键线路有()条。 A.4B.3C.2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