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认本企业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和所需销售人员(单位:人)成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
共用题干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认本企业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和所需销售人员(单位:人)成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
admin
2020-12-24
56
问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认本企业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和所需销售人员(单位:人)成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去10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a+bX,其中X代表销售额,Y代表销售人员数,回归系数a=20,b=0.03。同时,该企业预计2014年销售额将达到1000万元,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1500万元。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500万元,需要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40人,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6:3,根据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情况,该企业制订了总体规划及相关计划。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根据一元回归分析法计算,该企业2014年需要销售人员()。
A:20人
B:30人
C:50人
D:64人
答案
C
解析
Y=a+bX=20+0.03*1000=50(人)。
2015年比2014年销售额增加500万元,因此需要新增人员共40人,根据新增人员结构比例,新增管理人员数为1*40/(1+6+3)=4(人)。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部供给信息预测时,必须考虑影响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本地区的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供给率、本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宏观经济形势和失业率预期、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和职业市场状况等。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员核查法、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马尔可夫模型法。
本题考查招聘计划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1X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能够被迅速、准确地观测,这反应了中介目标的()。A.内生性B.可控性C.可测性D.相关性
分析市场供求关系时,如果经济活动处于LM曲线的右侧区域,说明市场存在()。A.超额产品供给B.超额产品需求C.超额货币需求D.超额货币供给
假定现金漏损率为0.38,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0.1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0,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1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亿美元。A.767B.363
在信托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客户稳定管理B.客户需求管理C.客户资源管理D.客户供给管理
某信托公司净资产为10亿元,根据我国《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该公司净资本应不少于()亿元。A.2B.3C.4D.5
2016年6月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个人投资认购大额存单的起点金额调整为(??)万元。A.10B.20C.30D.50
假设某商业银行的业务如下:(1)各项存款2200万元;(2)各项贷款1400万元;(3)库存现金100万元;(4)向央行办理票据再贴现100万元;(5)...
假设某商业银行的业务如下:(1)各项存款2200万元;(2)各项贷款1400万元;(3)库存现金100万元;(4)向央行办理票据再贴现100万元;(5)...
假设某商业银行的业务如下:(1)各项存款2200万元;(2)各项贷款1400万元;(3)库存现金100万元;(4)向央行办理票据再贴现100万元;(5)...
假设某商业银行的业务如下:(1)各项存款2200万元;(2)各项贷款1400万元;(3)库存现金100万元;(4)向央行办理票据再贴现100万元;(5)...
随机试题
按《山东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要求,招标人招标时向投标人提供的分部分项工
哪项是调节血压的重要环节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2岁,某私企总经理。 案例介绍. 一年多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
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注意B.知觉C.想象D.观察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平衡盐溶液为A.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2:1B.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1:2C.乳酸钠林格液D.
患者,男,19岁,左颈上部淋巴结结核,下列哪种药物对此患者治疗无效A.链霉素B.青霉素C.异烟肼D.利福平E.乙胺丁醇
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A.机器设备 B.土地使用权 C.股票 D.长期待摊销费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配置资源的主要原因有()。A.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B.市场配置的盲目性C.市场配置的竞争性D.市场配置的效率低下E.人们对财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