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矿井工业广场设主、副、风三立井。主井净径9.0m、井深726m,副井净径10.
某矿井工业广场设主、副、风三立井。主井净径9.0m、井深726m,副井净径10.
书海库
2019-12-17
65
问题
某矿井工业广场设主、副、风三立井。主井净径9.0m、井深726m,副井净径10.5m井深738m,风井净径7.0m、井深702m,采用冻结法凿井。该矿地处寒冷地区,冰冻期5个月,主、副井采用井塔提升。二期岩巷工程量大约4000m,主要集中在井底车场,煤巷工程量50000m,计划建井总工期为50个月。井底车场巷道布置如下图所示:
问题1.本案例中井筒的开工顺序应如何安排?为什么?2.确定本案例中井筒的改绞顺序(需考虑井筒永久装备,永久井塔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3.列出本矿井主、副、风三个井筒承担的矿、土、安三类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要求列出三项以上)。
选项
答案
解析
1.井筒的开工顺序应主井在前,副井在后,风井的开工时间则相对独立,可以根据整个矿井工期计划井结合冻结工程的冻结期综合考虑。因此本项目三个井筒的开工顺序应为主井、副井、风井的开工顺序。理由:(1)主、副、风井工程量不同,主井井筒有箕斗装载硐室,施工要占一定工期。主井提前开工有利于提前改装临时罐笼,加大提升能力(二期岩巷工程量较大,大约4000m),尽快形成井下巷道快速开拓的条件,可以缩短主副井交替装备的工期。(2)采用冻结法施工,主、副、风井先后开工,冻结制冷工程可以错峰,对前期准备资源需求相对平稳。(3)主井在前,副井在后,可同时到达井底,主副井贯通后可尽快形成排水系统,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形成负压通风,缓解井下通风压力;增大提升能力。2.改绞顺序:主井改绞,副井永久装备,副井永久装备同时风井进行改绞,主井永入装备、风井永久装备。主井改绞,因为主井井筒改绞相对简单,主井临时改绞与副井永久装备提升交替衔接较为顺利,保证过渡期短,满足井底车场及巷道开拓时期提升任务。考虑到井下开拓任务重(三期煤巷工程量50000m),要求提升能力大,应该在满足通风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风井也进行临时改绞,承担风井井底区域的巷道掘进及后期的采区巷道掘进。风井井筒的永久装备则安排在主井永久提升系统形成并投入运行后,在满足副井装备工期的前提下,通过倒排工期确定副井永久装备的时间。3.主、副、风三井简要负担的矿、土、安三类工程内容:(1)主井三类工程:井筒施工、井塔施工、永久装备。(2)副井三类工程:井筒施工、马头门施工、主副井贯通、临时改绞、井底车场及硐室施工、井塔施工、永久装备、大巷及采区顺槽施工、井下安装工程。(3)风井井筒三类工程:井筒施工、临时改绞、环形车场、副井与风井贯通、部分车场及采区巷道施工、永久装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Hfb9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供给居民生活、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作燃料用的公用性质的燃气,主要有()。
干管及支管的末端连接城市或大型工业企业,作为供应区的气源点的是()。
下列各项中,不应作为工业企业“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
下列各项中,工业企业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有( )。
大海公司属于工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
某工业生产企业核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本期购入原材料,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原材
某工业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不动产作为行政办公场所
下列各项税费中,一般工业企业不可以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是( )。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一批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2
某工业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不动产作为行政办公场所
随机试题
下列不属于矿业工程组织措施费中的I临时设施费的为()。
我国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规定全国城镇住宅居室容积的卫生标准为( ) A./人
下列有关书面声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为避免产生“阿司匹林抵抗”,应用时应注意
肝内胆管大量泥沙样结石宜采用
女,40岁,自诉患宫颈糜烂多年,近2个月性交后白带中带血。 本例为确诊,最佳的辅助检查方法应为A、宫颈锥形切除B、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C、宫颈阴道镜
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培育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培育者是()A.邓稼先B.焦裕禄C.贾思勰D.袁隆平
安装板材隔墙所用的金属件应进行()处理。A.防潮B.防火C.防腐D.防酸
某企业在进行下水道清污作业时,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下列事故原因中,属于间接原因的是( )。A.未按规定设计强制通风设施B.未进行有毒气体检测C.从业人员未
岗位设计及再设计的内容有()。A.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B.工作满负荷C.企业文化的培养与创新D.工作环境的优化E.建立“人一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