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中国革命“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

书海库2020-05-20  37

问题 746. 中国革命“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选项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与意义。(3)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答案

解析(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然而,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2)①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a.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b.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c.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d.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②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意义:a.它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b.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c.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3)土地革命前中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了坚决的斗争,在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过程中,主要贡献有:①在实践中首先自觉地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②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早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在给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信中,在实际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应当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③在实际工作中,他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a.是党的建设问题,b.是军队建设问题,c.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CFp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