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教学一: 徐老师课前自己采集了三个典型的土壤样本(壤土、黏土、沙质土)装在塑料
教学一: 徐老师课前自己采集了三个典型的土壤样本(壤土、黏土、沙质土)装在塑料
题库总管
2020-05-20
35
问题
教学一:徐老师课前自己采集了三个典型的土壤样本(壤土、黏土、沙质土)装在塑料袋里,以保持适当的水分。上课时,为了不让泥土弄脏课桌,徐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旧报纸,然后把土壤分给各小组,同时为他们准备了烧杯、酒精灯等实验器具。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比较观察三种不同的土壤,学生们通过"看"、"摸"、"闻",认识了三种土壤不同的颜色、质感、气味,观察结束后教师及时地组织了反馈。然后学生们又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实验。实验一:把土块放入水中,看到冒出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二:把少量的黑土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请几位学生上讲台看一看、闻一闻加热后的黑土,学生都说土壤变白了,还可以闻到一股臭味。教师指出:这说明土里有腐烂物。完成实验二时,出现了两个意外,一是教师发现,土在水中搅拌后,浑浊物一下子很难沉降下来。为了节约时间,老师请学生将烧杯暂时置于一旁,等第三个实验完成之后,再请学生观察沉降现象。二是由于沉降现象并不像书中讲的那样明显,各小组陈述的结果大多与教师的意图有出入,教师为此很着急,不得不细加提示,终于得出了土壤之中有沙和黏土的结论。最后,教师留出五分钟时间,完成书面作业练习。教学二:刘老师进行《土壤》的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学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由野外考察土壤和课内分析土壤两部分构成。第一课时,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带上学生自备的用于翻土、取土的工具(如:小锄头,铁铲子、削好的竹木棍等)和老师提供的塑料袋、放大镜以及准备记录用的本子,来到学校附近一块暂时闲置的耕地上。这一次主要是要求学生用感官直接感知农田土壤的颜色、气味、手感,初步认识土壤之中会有哪些东西。所以在真正的田地里取材,进行现场观察非常合适。刘老师指导每一小组自己选择一块两张试卷大小的地面,先清除上面的杂草,然后自上向下逐层观察。对现象和问题要认真记录。内容为:(1)比较干土与湿土在颜色、手感、气味上有哪些不同?(2)土壤中可以发现些什么?(3)观察活动中产生哪些问题?明确了活动目的后请各小组自由行动。随后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一次"考古发掘",不时传来惊异的叫声,"蚯蚓!蚯蚓!""怎么会有瓶子呀?""牛奶包装袋!"。各小组相继发现了土壤之中还有小石头、瓦片、碎树叶、草根、小虫、棉线等;学生还发现,虽然上面土是干的,但是下面依然潮湿;有的小组挖得深,发现黑土下面是黄土,黄土很纯。他们都认真地把小组的发现和心中的疑问一一记录下来(学生能在田地里学习,获得了一种与在教室里学习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既兴奋又充实;身临其境,真正享受探索与发现的快乐)。活动结束前,老师引导学生取一些自己认为不同的土样装进塑料袋带回去用于下一节课的研究。
选项
问题:对以上《土壤》的两种教学方案,从探究教学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
解析
(1)两个教学过程显示了问题对于探究活动的重要性。"教学一"虽然采集了土壤样本,提供了学生研究的实物,而且似乎比学生自己采集的土壤更具有典型性,但是它缺少的恰恰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东西--学生的需要。学生只有极少的一些泥土,同时关于对土样的研究有什么意义,学生并不知道。学生进行的是无问题学习。因此,学生只能随教师而动,或是随教材而动,活动的目的不明,动机不强。教学中虽然学生也在动手,也在观察,但研究味太淡,能动性很弱,学习活动变得机械而无生气了。"教学二"则非常关注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教师非常清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教师给了学生产生问题的时空条件--对真实的土壤世界的亲密接触。真切的感知产生真实的问题,形成真的探究动机。(2)科学课不只是在教室、实验室里,教室外有广阔的科学探究天地。两节课都有土壤实物样本,但"教学一"学生眼里的样本只是样本而已;而"教学二"中学生透过样本,可以看到真实的土壤世界。室外考察中,学生在掘、看、摸、闻中,对不同的土壤进行比较,全身心地感受土壤的生命信息,使得原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突然间变得陌生起来。于是一个个意外的发现被记录下来,一个个不解的疑问产生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展开。(3)情感体验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必要因素,应当融会在活动过程中。"教学二"与传统常识教学的不同之处是.整个研究活动需要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获得有关土壤的一些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并不是教学的全部。让学生亲身投入土壤的研究活动,让他们亲近科学、体验科学、体验一份独特的感受,这更有意义。而"教学一"显然缺少这种体验。学习活动中,学生缺少真实感受,缺少了解土壤、研究土壤的欲望,感情投入极少,几乎是一系列纯认知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大打折扣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aRM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只限医疗、教学和科研使用的药品是 A.所有药品 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
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情景、心境、
使用EDTA抗凝样本,对酶活性测定有影响的是 A.AMY B.CK C.A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病
刚入学的小学生看到别的孩子打扫卫生得到老师的表扬,也主动打扫卫生,在受到老师的表
样本是总体的 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小米向老师抱怨说,连一把剪刀都没有了。老师听了很奇怪,只
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要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 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
班主任熊老师在翻看学生王强与朋友的书信时,发现王强对自己形象 有调侃和不礼貌的
随机试题
某投资者购买A公司股票,并且准备长期持有,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11%,该公司本年的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应就下列所得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A.来源于中
《侵权责任法》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
培训成果转化的()层面的转移效果可通过培训师在培训时示范关键行为、强调基本原则
尽管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
毛泽东曾指出:“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这“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指的是A.国民革命的胜利和失
消渴病的临床表现是A:口渴不欲饮B:大渴引饮,小便量多C:口渴喜冷饮D:口渴漱水不欲咽E:口渴喜热饮
某男,46岁,突患急性支气管炎,症见身热口渴,咳嗽痰盛,喘促气逆,胸膈满闷,医师诊断为表寒里热之咳喘。 根据医师诊断,适宜患者服用的成药是A.小青龙胶囊B
某社区社会工作者召集居民小组长开会,讨论如何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就一些细节问题争论不休。为了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社会工作者应该()。A.总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种类,下列关于信用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有()。A.信用风险具有非系统性风险的特征B.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较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