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B.《汉书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B.《汉书
admin
2020-12-24
32
问题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
选项
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B.《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
C.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书约”,法律规定重要的借贷行为都须订立书面契约
D.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
答案
B
解析
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周以来的天命观。同时,为了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律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德主刑辅”并非周朝的政治法律主张,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刑”多指刑法和刑罚。“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其关系正如《汉书·陈宠传》所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两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故B项正确。 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在宗法制下已经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故D项“子女平均继承制”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22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补贴?(2014年)A.出口国政府出资兴建通向口岸的高速公路B.出口国政府给予企业的免税优惠C.出口国政府
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乙、丙三国生产卷钢的企业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出口其产品,代表中国同类产业的8家企业拟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依我国《反倾销条例》,下列哪一选项是...
国内某产品生产商向我国商务部申请对从甲国进口的该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该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共有100多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
甲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检验和交货不符合同约定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3年)A.甲公司有权依自己习惯的时
中国伟业公司与甲国利德公司签订了采取铁路运输方式由中国出口一批货物的合同。后甲国法律发生变化,利德公司在收货后又自行将该批货物转卖到乙国,现乙国一公司声称...
香港地区甲公司与内地乙公司发生投资纠纷,乙公司诉诸某中级人民法院。陈某是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是甲公司的诉讼代理人。关于该案的文书送达及法律适用,下列哪些...
台湾地区甲公司因合同纠纷起诉大陆乙公司,台湾地区法院判决乙公司败诉。乙公司在上海和北京均有财产,但未执行该判决。关于该判决的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居住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当事人张某在大陆某法院参与民事诉讼。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2)A.张某与大陆当事人有同等诉讼权利和义务B.确定应适用台
秦某与洪某在台北因合同纠纷涉诉,被告洪某败诉。现秦某向洪某财产所在地的大陆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认可该台湾地区的民事判决。关于该判决的认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
随机试题
目前对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是 A、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 B、
某项目组织5位专家进行产品需求量预测,预测数据见下表。则需求量预测的期望值是(
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
会阴部Ⅱ度烧伤使用
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一座35kV变电所,有两回35kV进线,装有两台35/10kV容量为5000kV
商业银行为了完善操作风险的评估与控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完善
男性,38岁,半月来上腹不适、疼痛,反酸,2小时前上腹疼加重,继而呕血约150ml,呕血后疼痛稍缓解,最可能的疾病是A.消化性溃疡B.胆囊炎C.慢性胃炎D
菌痢患者的便质为A.水样便B.脓血便C.果酱样便D.柏油样便E.蛋花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