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共用题干 女,25岁。咳嗽、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低热、盗汗10天,查体两肺未发现阳性体征,胸部X线示右肺上叶尖段片状模糊阴影伴空洞形成。[假设信息]若患者大
共用题干 女,25岁。咳嗽、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低热、盗汗10天,查体两肺未发现阳性体征,胸部X线示右肺上叶尖段片状模糊阴影伴空洞形成。[假设信息]若患者大
admin
2020-12-24
35
问题
共用题干
女,25岁。咳嗽、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低热、盗汗10天,查体两肺未发现阳性体征,胸部X线示右肺上叶尖段片状模糊阴影伴空洞形成。
选项
[假设信息]若患者大咯血,抢救时需特别注意的是
A:患侧卧位
B:血压监测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慎用镇咳、镇静剂
E:估测咯血量
答案
C
解析
103题:该年轻患者有结核的中毒症状如乏力、低热、盗汗、食欲缺乏等,胸部X线在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有阴影和空洞形成,因此必须要做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是否有结核菌存在,这不仅与诊断有关,还涉及治疗、预防和隔离传染源的问题,所以答案是D。104题:通过上述分析,最可能的诊断是浸润型肺结核,胸部X线的右上叶尖段片状模糊影伴空洞形成是由于机体处于过敏状态,且有大量结核菌进入肺部时,病灶干酪样坏死、液化,并形成空洞。因为病史短,同时结合胸部X线检查结果均不支持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诊断,其他更不是。105题:若患者有大咯血时,最大的危险是窒息,因此在抢救时特别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故应选择答案C。咯血时应该注意镇咳、镇静,慎用镇咳、镇静剂是错误的,其他均正确,但不是最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2Ux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患者男,40岁。因呼吸困难和水肿入院。査体发现颈静脉怒张,肝在右肋缘下4cm,表面光滑,轻度压痛,双下肢压陷性水肿。 检査心脏时可能发现()。A.心尖搏动向左
患者男,78岁,吸烟者。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40余年,加重3天入院。査体:T38.3℃、BP160/90mmHg。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散在哮鸣音和湿啰...
有五个不同职业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资料,若比较职业不同患病率是否相同。 比较不同职业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的假设检验,应计算的统计量为()A.tB.χ2C.F
患者女,60岁。慢性咳喘20年,剧烈咳嗽3天,无咳痰、咯血及发热,半小时前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发绀。体检:血压150/100mmHg,呼吸40...
患者女,36岁。心悸、手抖、性情急躁3个月。6年前生产1女婴后口服避孕药至今。为除外甲亢,最可靠的检查是()。A.心肌酶B.TT3、TT4C.FT3、FT4
患者女,60岁。腰腿痛反复发作20年,双手关节痛3年。右手示指、无名指和左手无名指远端指间关节骨性膨大,左手拇指、掌指关节肿胀,有压痛。RF(+),ESR...
患者女,61岁。尿与肾功能均正常。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伴有3个无回声占位。父亲85岁,双肾各有2个囊肿,母亲及弟弟B超双肾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脓肿B
患儿女,2岁。突发喘息1天。查体:体温正常,稍气促,两肺广布哮鸣音。母亲有哮喘史。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肺部哮鸣音逐渐消失,按评分法该患儿评分是()。A.2
患者女,47岁。自述阴部有一肿物脱出7个月。妇科检查见宫颈全部及部分宫体外露于阴道口,触之宫颈较长。本例选择恰当的手术应是()。A.阴道前后壁修补术B.Man
患者女,42岁。患慢性肾炎3年,半年前因早孕行药物流产,现要求避孕指导。本例最恰当的避孕措施应是()。A.安全期避孕B.口服短效避孕药C.皮下埋植避孕D.
随机试题
第7、8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恢复工作已1年。近3个月来又出现背痛乏力、盗汗低热
2016-1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公路隧道的特点包括()。
根据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列收入中,应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有()
以票据申请质押贷款的,必须对( )进行连续性审查。A.票据B.出票人C.所有人D.背书
一般而言,下列符合教育支出特点的有()。A.费用弹性较大B.费用逐年增长C.投资周期长,金额大D.支出时间相对刚性E.费用相对刚性
在护患交谈过程中,为了给自己提供思考和观察的时间,护士可采用的最佳技巧为A:倾听B:核实C:鼓励D:沉默E:患者重述
目前还未发现艾滋病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A:共用针头和注射器B:医务人员被含血针头刺伤C: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移植D:性接触E:吸血昆虫
胰岛素( )A.蛋白质激素B.肽类激素C.胺类激素D.类固醇激素E.固醇类激素
★★下列哪些属于英国的戴雪关于法治的观点?() A.排除专断、法律至上,各个阶级阶层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法治的基本原则 B.对任何人实施法律制裁,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