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万某,于2015 年2 月1 日入职某电子公司,从事系统技术工作,双方口头约定试用期1 个月。2016 年8 月24 日,万某因家中长辈去世回老家奔丧,于...
万某,于2015 年2 月1 日入职某电子公司,从事系统技术工作,双方口头约定试用期1 个月。2016 年8 月24 日,万某因家中长辈去世回老家奔丧,于...
admin
2020-12-24
74
问题
万某,于2015 年2 月1 日入职某电子公司,从事系统技术工作,双方口头约定试用期1 个月。2016 年8 月24 日,万某因家中长辈去世回老家奔丧,于8 月29 日回公司上班。2016年9 月5 日,公司以万某“无理由旷工3 天以上”为由,作出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至今,该电子公司仍拒绝与万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年10 月,万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
如果万某最终与该电子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那么在万某失业期间,关于万某的社会保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失业保险是由该电子公司和万某共同缴付保费的
B.万某的失业保险已经缴纳满一年,则万某就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
C.万某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不参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除非万某自己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D.此后万某如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重新计算
答案
A
解析
缴付满一年只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之一。因此B 选项错误不当选。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因此C 选项错误不当选。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因此D选项错误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2b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单某将八成新手机以4000元的价格卖给卢某,双方约定:手机交付卢某,卢某先付款1000元,待试用一周没有问题后再付3000元。但试用期满卢某并未按约定支付...
李云将房屋出售给王亮,后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经双方住所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明确王亮付清房款后,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王亮。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效...
石山公司起诉建安公司请求返还86万元借款及支付5万元利息,一审判决石山公司胜诉,建安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石山公司放弃5万元利息主张...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A.基层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可协议并经法院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B.经双方当事
郑飞诉万雷侵权纠纷一案,虽不属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但双方当事人约定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法院同意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双方当事人通...
周立诉孙华人身损害赔偿案,一审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电话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孙华无故未到庭,法院缺席判决孙华承担赔偿周立医疗费。判决书生效后,周立申请强制...
离婚案件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时,约定2套房屋给女方,双方签字生效后发现法院在调解书中打错字了,误写为双方各一套,问这时如何处理是正确的?(2018年...
甲公司因合同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280万元。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协议约定:乙公司在调解书生效后10日内支付280万元本金,...
甲诉乙损害赔偿一案,双方在诉讼中达成和解协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A.当事人无权向法院申请撤诉B.因当事人已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应当裁
齐某起诉宋某要求返还借款八万元,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出庭传票,因被告宋某不在家,宋某的妻子代其签收了传票。开庭时,被告宋某未到庭。经查,...
随机试题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同时符合的条件包括()。 A.具有当地城镇户口 B.
某中药提取液不加镁粉、只加盐酸即产生红色,则其含有
用于香豆素类引起自发性出血的解救的是
计算公式是指对报表数据单元进行赋值的公式,是必须定义的公式。()
《执业医师法》规定管理本行政区域医师工作机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
商品归类题 即热式电热水器()
银行依据心理因素细分市场时,可以考虑的变数有( )。A.个性B.收入C.生活方式D.宗教信仰E..对服务的态度
房地产商品的( )导致房地产交易主体难以对交易标的进行市场比较。A、构成要素的复杂性B、特殊性C、超强异质性D、不可移动性
抵押担保是指贷款人或第三人( )对法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贷款的担保。A.转移B.暂时转移C.不转移D.可以转移可以不转移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免税、减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减税,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减税后,24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