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31-43题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案
(31-43题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案
恬恬
2020-05-20
46
问题
(31-43题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掉。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求助者:我明白了。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心理咨询师:咬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选项
多选:"作为一个大学生……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表明咨询师( )。A.想讨好求助者B.共情C.符合咨询规范D.真诚
答案
BD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5ZjM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统计资料的审核
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如表7—3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24-28题分
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如表7—3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24-28题分
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如表7—3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24-28题分析
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在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时,剔除长期趋势的方法是按月资料移动平均。(
对某公司历年利润额(万元)资料拟合的方程为(原点在2000年),这意味着该公司利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数列的是(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一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数列的是(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
()是指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A.引
随机试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房地产公司将开发产品用于下列用途,属于土地增值税视同销售的有( )。
“销售费用”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
研究表明,小道消息通常出现在()等情况下。
金本位制有多种类型,其中()具有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
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可靠依据是
8个月婴儿发热,体温高达39℃,咽红,精神状态尚好,静点3日头孢唑啉及双黄连,第
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神志不清首选的药组是A.穿山甲、王不留行B.水蛭、斑蝥C.郁金、石菖蒲D.益母草、茜草E.乳香、没药
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类别属于A.保健食品B.医疗器械C.化妆品D.药品
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事项是()。A.因工作岗位调整发生的争议B.因工作职务晋升发生的争议C.因企业发展规划发生的争议D.因辞退职工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