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浙江省

tikufree2019-12-17  26

问题 高中地理《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浙江省宁波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2.内容:3.基本要求:(1)讲课试讲控制在十分钟左右;(2)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互动;(3)讲解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干旱对荒漠化影响。答辩题目1.请阐述什么是石质荒漠化。2.你认为在地理课堂导入环节,需要注意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导入。播放西北地区的旅游宣传视频,展示荒漠景观,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荒漠化的概念【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出什么是荒漠化。【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了解荒漠化的概念。【教师总结】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2.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教师活动】出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并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位置及地形特点。【师生总结】位置: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特点:东部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3.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教师活动】展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引导学生观看并总结:降水与植被的变化特征。【学生回答】降水:从400毫米降到50毫米以下;景观: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教师活动】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会造成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回答。【教师归纳总结】4.干旱对荒漠化的影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两段,并分析干旱对荒漠化的影响。【教师归纳】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加上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三)巩固提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重要原因,水源是西北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学生要意识要到环境的脆弱性、水资源的珍贵性。【学生活动】谈感受,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业:搜集更多关于荒漠化的资料,总结治理荒漠化的方法,下节课分享。【板书设计】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一、荒漠化的概念二、位置和地形三、干旱的自然特征四、干旱对荒漠化的影响【答辩题目解析】1.请阐述什么是石质荒漠化。2.你认为在地理课堂导入环节,需要注意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1.石质荒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2.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节成功的地理课,巧妙的导入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我认为在地理课堂导入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注意导入的直观性。新课导入时要注意直观性,让学生能通过材料知道信息反映的是什么,这主要是计对讲授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教学时教师要用直观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来讲解,把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第二,注意导入的启发性。地理导入是通过提供学生已知或者未知的事物或者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第三,注意导入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教学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促使其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6FB9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