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某汽车客运站2015年1月共售出车票8万张,其中错款车票2张,错班次车票2张,错路线车票2张。同期客运站托运行包800件,行包运输收入1000...
共用题干 某汽车客运站2015年1月共售出车票8万张,其中错款车票2张,错班次车票2张,错路线车票2张。同期客运站托运行包800件,行包运输收入1000...
admin
2020-12-24
24
问题
共用题干
某汽车客运站2015年1月共售出车票8万张,其中错款车票2张,错班次车票2张,错路线车票2张。同期客运站托运行包800件,行包运输收入10000元,运输过程中错发行包3个,赔偿共计80元,漏卸行包3个,赔偿共计70元,丢失行包2个,赔偿共计250元。
选项
该客运站2015年1月行包正运率为()。
A:99%
B:98%
C:97%
D:96%
E:95%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售票差错率的计算。售票差错事故包括手写或微机打错时间、错班次、错路线(不同线路上的同名中途站售错)、错款、错张数、超售、短售、有票不售等。错票事故数为2+2+2=6(次)。
本题考查行包正运率的计算。报告期事故件数为3+3+2=8(次),行包正运率=(报告期收运件数-报告期事故件数)/报告期收运件数*100%=(800-8)/800*100%=99%。
本题考查行包赔偿率的计算。报告期行包赔偿金额为:80+70+250=400(元);行包赔偿率=报告期行包赔偿金额(元)/报告期行包营运总收入(元)*1000‰=400/10000*1000‰=40‰。
本题考查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经济性方面的指标。行包运输过程中错发行包,属于行包受理工作失误;漏卸行为属于行包交付工作失误。所以选项CE符合题干要求。
本题考查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经济性方面的指标。根据上题分析的主要原因可知,对于售票差错应该提高售票熟练程度;对于行包运输过程中错发行包、漏卸行包行为应完善行包作业管理制度,强化员工责任意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8Ca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供给的因素的是()。A.价格B.收入水平C.相关产品价格D.厂商的预期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包括()。A.消费者得偏好B.消费者得收入C.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D.消费者的预期
为了实现()等目的,可买入看跌期货期权。 A获取价差收入 B获取较高的杠杆效应 C保护标的期货空头头寸 D保护标的期货多头头寸
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在()挂牌上市。 A上海证券交易所B上海期货交易所C深证期货交易所D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2015年3月9日,A在CME卖出50手9月期的欧元兑换美元期货合约,价格为1.1106,6月9日,A以1.0912的价格把全部合约对冲,则A收益为()美...
跨市套利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有()。A运输成本B交割品级的价差C交易单位和报价体系D汇率波动
某一张国债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采用的计算公式为()A(现货价格+资金成本-利息收入)/转换因子B(现货价格+资金成本-利息收入)×转换因子C(现
国债期货的理论价格=(现货净价+资金成本-利息收入)×转换因子。
外汇期权合约中规定卖出的货币,其利率越高,期权持有者执行期权合约前因持有该货币()。A可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B获得较少的利息收入C期权价格也就越高D
2013年记账式附息(三期)国债,票面利率为3.42%,到期日为2020年1月24日。对应于TF1509合约的转换因子为1.0167。2015年4月3日,...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的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以下。
证监会是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之一,其职能不包括()。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合同约定:“如因合同发生纠纷,则向A市仲裁
各保险公司通常会对目标客户群进行细分,每家公司在经营特定保险产品方面的优势是不一
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A.文法教育 B.骑士教育
某女,56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中医辨证属()。A.肝气郁结证B.肝火上炎证C
共用题干 1.Certainlynocreatureintheseaisodderthanthecommonseacucumbe...
现代商业票据大多已和商品交易脱离关系,演变为一种专供在货币市场上融资的票据,发行人与投资者成为一种单纯的债务和债权关系,从而摆脱了商品买卖与劳务供应关系。
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考虑采用较高的百分比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是( )。A.首次接受委托执行审计B.预期本年被审计单位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