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班赵老师发现幼儿进餐时存在各种问题:有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吃饭时哭着找妈妈;有的幼儿不会拿勺子吃,一定要老师喂;有的幼儿挑食,...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班赵老师发现幼儿进餐时存在各种问题:有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吃饭时哭着找妈妈;有的幼儿不会拿勺子吃,一定要老师喂;有的幼儿挑食,...
admin
2020-12-24
46
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班赵老师发现幼儿进餐时存在各种问题:有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吃饭时哭着找妈妈;有的幼儿不会拿勺子吃,一定要老师喂;有的幼儿挑食,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还有的幼儿吃一会,玩一会,饭凉了都还没吃完……
问题:请设计一份解决上述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教育目标、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问题分析:幼儿在家基本都有各自的进餐习惯,比如父母喂、挑食等,进入幼儿园后,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成为幼儿园教师的重要职责。要在日常教育中,改变幼儿挑食等不良的进餐习惯,使幼儿营养均衡,培养他们自己吃饭、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爱吃饭、不挑食、多喝水、爱惜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德,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为了改变幼儿吃饭的现状,我组织了一个“比一比,吃一吃”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改变幼儿吃饭难的现状,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2)培养幼儿进餐时的愉快心情。 活动过程及结果: (1)组织幼儿观看其他幼儿吃饭的图片。 (2)用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告诉幼儿,不好好吃饭的坏处。 (3)组织游戏,让幼儿分别说出自己爱吃什么,以及为什么爱吃,并让一些幼儿品尝,改变他们挑食的习惯。 (4)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适当让他们保持饥饿。 (5)进行“比一比,吃一吃”活动,组织幼儿自己主动吃饭。 (6)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让孩子尽快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8vj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简要说明合理情绪疗法。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有一个新的家》教学片段: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 生(宁宁):老师,我旁边的阳阳解便...
以下是两位老师对同一名学生写的操行评语。 【评语一】该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时迟到,有时不按时交作业、成绩较差,在清洁卫生活动中表现还算积极,与老师的期...
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声”的响声。虽然有老师警告说查出来要处分,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
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 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
20世纪,美国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狼是鹿的天敌,美国总统为保护鹿把狼消灭了,结果鹿大量死亡,最后又把狼放进森林。 请谈谈这个材料给...
三年级一班的王小明,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平时与同学们的关系也不好,经常和同学打架。王小明顽皮、好动,爱接老师话茬,喜欢给同学和老师起绰号。...
一个小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A.学习困难综合征B.焦虑反应C.厌学症D
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自我
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的想法。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 )。A.分合法B.清单法C.试误法D.头脑风暴法
随机试题
居住人口密度等于()。 A、建筑基底占地内的总人口数除以建筑基底占地面积 B
下列哪项不是喘证的成因 A.外邪侵袭 B.肺气虚冷 C.饮食不当 D.劳
组成药物中含有牛膝的方剂是 A.芍药汤 B.龙胆泻肝汤 C.清营汤 D.
某医疗机构发现了甲类传染病,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A、对病人、病原携带
2017年某市调查总队对全市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2017年全市服务业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立法的责任主体做了明确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
采用试坑勘探时,表示工程地质条件除用文字描述之外,还需用哪种图表示? A.四壁辐射展示图B.纵断面图C.两壁展示图D.横断面图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A.因地制宜B.分类指导 C.按需施教D.市场导向 E.学用结合
下列施工进度控制的措施中,属于管理措施的有( )A、用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进度管理B、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C、采取进度风险的管理措施D、构建施工进度控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