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甲公司主要从事塑料制品K的生产。20×8年4月16日,甲公司与某外商乙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于20×8年10月16日将生产的塑料制品K销售给...
甲公司主要从事塑料制品K的生产。20×8年4月16日,甲公司与某外商乙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于20×8年10月16日将生产的塑料制品K销售给...
admin
2020-12-24
60
问题
甲公司主要从事塑料制品K的生产。20×8年4月16日,甲公司与某外商乙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于20×8年10月16日将生产的塑料制品K销售给乙公司。经计算,生产该批塑料制品需要A材料8000吨,签订合同时A材料的现货价格为4500元/吨。?
甲公司担心A材料价格上涨,经董事会批准,在期货市场买入了9月份交割的8000吨A材料期货,并将其指定为塑料制品K因生产所需的A材料的套期。当天A材料期货合约的价格为4500元/吨,A材料期货合约与甲公司生产塑料制品所需要的A材料在数量、品质和产地方面均相同。20×8年9月6日,A材料的现货价格上涨到6000元/吨,期货合约的交割价格为6050元/吨。当日,甲公司购入了8000吨A材料,同时将期货合约卖出平仓。?
甲公司对上述期货合约进行了如下处理:?
(1)将该套期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
(2)将该套期工具利得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
(3)将该套期工具利得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1>?、根据上述资料,判断甲公司的相关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将该套期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正确。 (1.5分) (2)甲公司将该套期利得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不正确。(1.5分) 理由:按照套期保值准则的规定,在现金流量套期下,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单列项目反映。(2分) 此外,在塑料制品K出售时,甲公司应当将套期期间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金额转入当期损益。(1.5分) (3)甲公司将该套期工具利得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正确。(1.5分) 理由:按照套期保值准则的规定,在现金流量套期下,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2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8wk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经济制度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A.历史性B.时代性C.阶级性D.生产性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的辩证统一。A.教育B.生产劳动C.社会实践D.社会发展要求E.个体发展需求
社会的()决定了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发展水平C.主流文化D.政治精英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社会生产B.自然环境C.人口数量D.政治需要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社会生产B.人口数量C.科学技术D.自然环境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平等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
群体的主要功能表现为()。A.生产性与维持性B.社会助长与社会阻抑C.竞争与合作D.从众与服从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
随机试题
革兰阴性菌的O抗原是指细胞壁的 A.脂多糖 B.特异性多糖 C.核心多糖
抗酸杆菌染色最基本的染料是 A.酸性复红 B.碱性复红 C.中性红 D.
下列各项,不属于小儿厌食常用疗法的是 A.针灸疗法 B.推拿疗法 C.佩戴
我国目前有关部门把公司或企业发行的债券统称为\"企业债券\",并且明文规定,发行的主
某单位的办公大楼被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61
关于血友病的描述正确的
专用于检识苯醌及萘醌,与蒽醌类不发生反应的显色反应是
EPC项目的设备施工现场验收应由()组织。A.安装单位B.监理单位C.建设单位D.生产厂商
根据《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2012,水电站工程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后,在项目法人颁发合同工程完工证书前,施工单位应完成的工作包括()。A.
在会计原则中,()无论是在企业会计中还是在个人理财中都十分重要。A:相关性原则B:谨慎性原则C:重要性原则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