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MMPI测验结果: 量表 Q L F K Hs D Hy Pd Mf Pa Pt Sc Ma Si 原始...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MMPI测验结果: 量表 Q L F K Hs D Hy Pd Mf Pa Pt Sc Ma Si 原始...
admin
2020-12-24
28
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MMPI测验结果:
量表
Q L F K Hs D Hy Pd Mf Pa Pt Sc Ma Si
原始分
K校正分
T分
11 2 22 12
50 35 61 47 19 35 26 25 35 16 22 31 16 45
? ? ? ? ?
70 68 57 61 41 58 55 58 48 61
从临床量表得分来看,可以判断该求助者主要表现出( )。
选项
A.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
B.抑郁、悲观、思维和行动缓慢
C.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内疚自责
D.内向、胆小、退缩、过分自我控制
答案
ABD
解析
超过中国常模60分的包括疑病(Hs)、抑郁(D)、社会病态(Pd)和社会内向(Si)。疑病(Hs):它反映受测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抑郁(D):它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社会病态 (Pd):高分数的人为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并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社会内向(Si):高分数表现为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IO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
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第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黃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直接故意...
关于强奸罪及相关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欲强奸某妇女遭到激烈反抗,一怒之下卡住该妇女喉咙,致其死亡后实施奸淫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
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B:根据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劫财将陶某打成重伤,陶某拼死反抗。张某路过,帮甲掏出陶某随身财物。2人构成共犯,均须对陶某的重伤结果负责B:
下面关于西周立法思想“明德慎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德慎罚”是殷商初期“天命”、“天罚”思想的继承和发扬B、“明德慎罚”思想中,“明德”是核心,“慎罚
下面关于西周立法思想“明德慎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德慎罚”是殷商初期“天命”、“天罚”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B.“明德慎罚”思想中,“明德”是核心,“
王某是一家小饭馆的老板,由于王某的小饭馆经常营业到深夜,影响了楼上吴某的休息。吴某与王某为此经过多次交涉、争吵均没有结果。吴某于是雇了一些人到处散发小广告...
随机试题
肿瘤的一级预防是指 A.要求对癌症病人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和康复指导 B.应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派出机关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特定行政区划内设定的行使相当
A.ANA B.抗Sm抗体 C.抗磷脂抗体 D.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E
我国商业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属于一种融通()资金的业务。
钢筋安装工程,下列关于钢筋安装的正确说法有()。 A.框架梁钢:筋一般应安装在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能够使人联想到的美术作品是()。A.《簪花仕女图》B.《挥扇仕女图》C.《虢国夫人游春图》D.《虢国夫人夜游图
除基本任务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赋予了村民委员会()等其他任务。A:社区矫正B:自我教育C:资源财产管理和保护D:促进本村经济发展和相关服务保障E:
运输生产按其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的作用和位置不同,可以分为()。A:生产过程运输B:营业性运输C:非营业性运输D:旅客运输E:流通过程运输
要做到以尽可能少的税务行政费用,获得应得的税收收入,体现了税收的( )。A.便利原则B.配置原则C.节约原则D.弹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