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潞安某矿煤矿储运处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其中3人死亡,3人经抢救脱险。当天上午,储运处煤矿10人准备上煤但是10 m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
潞安某矿煤矿储运处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其中3人死亡,3人经抢救脱险。当天上午,储运处煤矿10人准备上煤但是10 m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
admin
2020-12-24
29
问题
潞安某矿煤矿储运处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其中3人死亡,3人经抢救脱险。当天上午,储运处煤矿10人准备上煤但是10 m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置不利上煤,他们在组长冯某的指挥下将该机由西北向东移动。稍停后,感觉还不合适,仍需向东调整。当再次调整时,因设备上操作电源箱里三相电源的中相发生单相接地,致使设备外壳带电,导致这起事故发生。
事后分析,皮带输送机额定电压为380 V,应该用四芯电缆。而安装该机时,却使用三芯电缆。电源线在操作箱(铁制)的入口处简单地用麻绳缠绕,并且很松动。操作箱内原为三个15 A螺旋保险,后因多次更换保险,除后边一相仍为螺旋保险外,左边、中间二相用保险丝上下缠绕勾连。中间相保险座应用两个螺丝固定牢,实际只有一个,未固定牢致使在移动皮带机过程中,电源线松动,牵动了操作箱内螺旋保险底座向左滑动,造成了中间一相电源线头与保险丝和操作箱铁底板接触,使整个设备带电。
这些工作人员为临时工,只经私人介绍,仓库就同意到煤矿储运处干活,没有按规定签订用工合同。
在TN系统中,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进行( )。
选项
A.保护接零
B.保护接地
C.重复接地
D.保护接零和接地
答案
A
解析
在TN系统中,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进行保护接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gy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你想走得远,就要和大家一起走,因为可以互相帮助。”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一种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量的积...
1997年6月,依托同业拆借市场的()业务获准开展,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一起构成我国的货币市场。 A.债券回购B.债券发行 C.资金交易D....
《刑事诉讼法》第190条第l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二审法院在审查一起上诉...
某省人大为了整治校园环境依法制定了《某省整治校园环境条例》,后来由于一起案件,有关部门经审查发现该条例与教育部的某一个有效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
将所有观察结果的频数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便是线图()
下面()做法是自我戒烟法中维持阶段的行为。A.积极参加体育运动B.尽量避免和吸烟的人在一起C.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公益活动D.认真对待戒断反应E.调
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A.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爆轰,从而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B.具有0区、20区爆炸危险场
石化厂、煤矿井下等工作场所禁止工人穿着化纤衣物,主要原因是化纤衣物()。A.容易产生静电,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B.不吸汗,影响工作效率C.容易引发尘肺病等职
某火灾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人。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进行计算,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工作日。A.15000B.3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下列事故中,不属于该20类工伤事故的是()。A.物体打击B.淹溺C.尘肺病
随机试题
为了解决并购、、投标等投资活动的时机选择问题,要求在正式竞标或对外正式开展商务活
某研究选取容量均为5的三个独立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其总自由度为( )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 A胎方位 B胎先露 C胎产式
6MP的结构类似物是A.I B.X C.A D.T E.U
上市公司应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报告期内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情况,不包括()。A、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B、因激励对象行权所引起的股本变动情况C、报告期
载脂蛋白B48主要存在于A:HDLB:LDLC:VLDLD:CME:IDL
胃之气阴两伤可见A.花剥苔B.黄腻苔C.薄白苔D.灰黑而润苔E.灰黑而干苔
关于建筑活动中发生债的说法,正确的是()。A.施工单位误将本应支付给A供应商的材料款转账给B供应商,A供应商可以请求供应商返还B.施工现排放施工噪声超标的,居
下列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企业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
下列有关企业合并业务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