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安装公司中标了10台5000m3拱顶罐安装工程,项目部建立了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
某安装公司中标了10台5000m3拱顶罐安装工程,项目部建立了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
恬恬
2019-12-17
60
问题
某安装公司中标了10台5000m3拱顶罐安装工程,项目部建立了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组织编制了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完成了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储罐采用倒装法施工。储罐罐体的防腐涂料按产品说明书要求需进行三道涂装,防腐涂料施工时,施工作业人员连续对储罐罐体进行了三道喷涂,项目质量检查员发现后,要求作业人员立刻停工整改。罐内施工照明采用36V电压,行灯电源线采用塑料软线,灌内施工人员时常有头晕现象,项目安全员发现后,要求施工班组立刻停工整改。储罐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罐体质量控制实施了“三检制”,并对储罐罐壁几何尺寸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罐壁高度偏差、管壁垂直度偏差和管壁焊缝棱角度,检查结果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1、说明施工作业人员防腐涂料涂装的正确做法。2、针对项目安全员的要求,施工班组应进行哪些整改?3、说明“三检制”的内容。4、储罐罐壁几何尺寸的检查还需补充什么内容?说明现场储罐罐壁几何尺寸检查的方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1.施工作业人员按涂料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多道涂装时,要严格按涂料产品说明书所要求的时间间隔涂装,每次涂装应在前一道涂层达到干燥要求后进行,并应进行涂层固化度检查。如果防腐层已固化,应对前一道漆的表面进行打毛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漆的涂装。2. 针对项目安全员的要求,施工班组应整改的项目有:(1)在密闭容器作业,空气不流通,很容易造成工人窒息和中毒,必须采取空气流通措施;(2)照明应使用12V安全电压;(3)行灯电源线不得采用塑料软线。3.“三检制”是指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它是施工企业确保现场施工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自检是指由操作人员对自己的施工作业或已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自我检验,实施自我控制、自我把关,及时消除异常因素,以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下道作业。(2)互检是指操作人员之间对所完成的作业或分项工程进行的相互检查,是对自检的一种复核和确认,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互检的形式可以是同组操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检验,也可以是班组的质量检查员对本班组操作人员的抽检,同时也可以是下道作业对上道作业的交接检验。(3)专检是指质量检验员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验,用以弥补自检、互检的不足。4.储罐罐壁几何尺寸检查内容还包括: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底圈壁板内表面半径偏差。现场储罐罐壁几何尺寸检查的方法有:用水准仪检查罐壁的高度偏差;用经纬仪或吊线坠的方法检查罐壁垂直度偏差;用钢直尺检查壁板内表面半径偏差;用样板检查罐壁焊缝棱角度和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OPs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验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工程施工实施阶段监理进行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有()。
一般情况下,水力发电工程质量检验的分级包括()。
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时,卸料、平仓、碾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保证()。
相对压实度是评价碾压混凝土压实质量的指标,对于建筑物的外部混凝土相对压实度不得小
在堤防工程的堤身填筑施工中,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等,以保证碾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负责管理的部门是
防渗墙墙体质量检查内容包括()。
甲公司依据租赁合同交付给乙公司工程设备一套,乙公司使用后表示满意,向甲公司提出购
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公积金的表述中,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
随机试题
(51-53题共用题干) 十岁女童。反复出现意识丧失及动作中止,有时伴咀嚼、吞
血中尿素氮的波动受下列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血容量 B.肾动脉压
以下关于现金流量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对于合同示范文本,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由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不宜用
一台组合机床中,通常通用部件和标准件占()。 A.10%-20%B.
补体经典途径反应的次序是 AC1→C2→C3......→C9BC1→C
广藿香的药理作用有A:促进胃液分泌B:抗病毒C:抗肿瘤D:抗菌E:助消化
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注册申请属于A.再注册申请B.仿制药申请C.进口药品申请D.补充申请
公安局以田某等人哄抢一货车上的财物为由,对田某处以15日行政拘留处罚,田某不服申请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田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公共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