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8层,层高4.5m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8层,层高4.5m
Loveyou
2020-05-20
22
问题
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8层,层高4.5m。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选项
问题:1.事件一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层级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层级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其相应的正确做法。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4.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1)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有: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2)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还应有: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考点解析】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第六条的规定:建筑业企业新进场的工人,必须接受公司、项目(或工区、工程处、施工队,下同)、班组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1)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2)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3)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2.【参考答案】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分别如下:不妥之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进行取样复试;正确做法: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将同一进场批次的钢筋,按不超过60t为一检验批量进行取样复试。不妥之二:调直钢筋时,Ⅱ级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正确做法:调直钢筋时,Ⅱ级钢筋冷拉率控制值不应超过1%。【考点解析】事件二描述了两件事,一是钢筋组批取样复试,二是钢筋冷拉调直。故回答时,至少要分成两部分来答题。(1)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条文说明第5.2.1条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①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②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③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2)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5.3.3条规定: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由此可见,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并没有错,不正确的地方是,《规范》规定对于Ⅱ级钢筋,冷拉率不应超过1%,而总包单位用3%作为它的冷拉控制率。3.【参考答案】针对事件三中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分别如下:(1)砌块龄期至少应28d才可以进行砌筑。(2)砌筑砂浆宜采用自来水(或经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循环水)进行拌制。(3)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考点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试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砌块使用的前提条件,二是砌筑砂浆用水的要求,三是每日砌筑高度。(1)先仔细审题,本案例中采用的是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第7.2.1条之规定:砌筑墙体时,小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小砌块龄期达到28d之前,自身收缩速度较快,其后收缩速度减慢,且强度趋于稳定。部分工程实践经验证明,由于采用了龄期低于28d的小砌块,墙体普遍产生较多的收缩裂缝。为有效控制砌体收缩裂缝,规定砌体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这也是小砌块进场时,必须重点关注并检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之一。(2)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第4.7.1条之规定:砌体结构工程中使用的砂浆拌合用水及混凝土拌合、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我们再看《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第3.1.2条之规定: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同时,该规范在3.1.1条中,对拌合用水水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包括pH值、不溶物含[img]/upload/tiku/28/2043355_1.JPG[/img]判定方法就是饮用水,如采用非生活饮用水,需进行水质化验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3)仔细看题干中隐含的条件,背景资料中有“层高4.5m”,事件三中有“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按通常情况估计,墙体一次性砌筑高度实际上达到3m以上。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第7.2.19条之规定:正常施工条件下,小砌块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另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第11.1.10条之规定,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另根据该规范第11.2.3条之规定,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整个题干中并未提及冬期或雨期施X-的问题,故答案只能以正常施工条件作答,即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事件三中的“留待14d后砌筑顶紧”是干扰项,用于迷惑考生。在2002年的老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第9.3.7条中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但在2011年的新规范《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9.1.9条中作出新规定: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第10.2.1条中也做出了同样的规定:填充墙砌体砌筑时,应在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顶部与承重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砌筑。由此可见,“留待14d后砌筑顶紧”是正确的做法。4.【参考答案】(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①安全技术交底;②安全检查;③安全教育;④应急救援。(2)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①应在双排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②电梯井口应设置固定的防护栅门;③电梯井内每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考点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试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二是双排脚手架剪刀撑设置,三是电梯井口安全防护。事件四总共说了三件事,分别是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脚手架剪刀撑设置、电梯井口防护,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1)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2条之规定:安全管理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应急救援。一般项目应包括:分包单位安全管理、持证上岗、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安全标志。(2)背景资料中明确指出,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所以,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6.6.3条之规定: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再从背景资料中查看隐含的信息,地上8层,层高4.5m,则落地式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估算为8×4.5m+1.2m/1.5m=37.2m/37.5m(超出屋面的高度1.2m或1.5m)。搭设高度明显超出24m,其剪刀撑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即在立面的整个长度和高度范围上均需连续设置剪刀撑。(3)关于电梯井口的防护,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第3.2.1条第二款中规定: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所以,事件四中的活动防护栅门不正确。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四层的高度(4×4.5m=18m)远大于10m,且超过两层,所以也不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l7p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湖泊是陆地上积水的凹地,( )是由岩溶流或泥石流等物质阻塞河床而形成的堰塞湖。
某城市边缘未建成区规划先期建设一条城市主干路(中型工程),受其噪声影响的范围内,
有关对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方法有( )。 A.数学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包括( )。 A.污染发生后100d B.污染发生
在对地下水水质样品进行采集时,应采用( )方式进行采集。 A.自动式采样泵
有关对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叙述中,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时,需要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说法,
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包括( )。 A.环境监测方案和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的二级评价范围为( )。 A.大于20km2 B.小于6
随机试题
传动机构是常见的危险机械,包括了齿轮、齿条、皮带、输送链和链轮等下列关于直线和传
下列属于交接班主要内容的是()。
下列防火隔间的设置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属于
患者女,42岁。左下牙床肿、牙松动半年。检查:见牙龈肿胀、溢脓,探近中牙周袋深,
患者产后腰膝、足跟疼痛,艰于俯仰,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黯,脉沉细弦。其证候是
女性,72岁。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有移位1天。其最佳治疗方法是
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类别包括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属冶炼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和其他安全。A电气安全
下列会计概念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A.货币计量B.历史成本C.公允价值D.会计主体E.持续经营
税制要素主要包括()。A:税率B:纳税环节C:违章处理D:征收机关E: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