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是( )。A.甲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 B.乙为谋杀孙某购买一支手枪,以便杀孙某时使用
(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是( )。A.甲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 B.乙为谋杀孙某购买一支手枪,以便杀孙某时使用
admin
2020-12-24
31
问题
(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是( )。
选项
A.甲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
B.乙为谋杀孙某购买一支手枪,以便杀孙某时使用
C.丙为谋杀赵某而在赵某饮用的茶水中投放毒药
D.丁为谋杀李某而花10万元雇佣杀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关系。预备行为在故意犯罪过程中,是为实行行为创造便利条件而存在的行为。刑法总则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应受刑罚处罚,但它不属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是指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直接威胁或侵害某种具体犯罪的直接客体并为完成该种犯罪所必需的行为,属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故意杀人罪而言,属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可能采取投毒杀人的方法,有的可能采取持刀砍杀的方法,有的可能采取枪击的方法。在投毒杀人的情况下,行为人准备毒药的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只有当行为人开始将毒药投入到被害人可能服用的饮食或饮料中时,才能认为杀人行为已经着手进行。在持刀砍杀的情况下,行为人必须近距离接近被害人才可能实施砍杀行为,因此,持刀接近犯罪现场的行为只能认为是犯罪预备行为,只有当行为人已经贴近被害人并开始举刀砍杀被害人时,才能认为是已经着手实施杀人行为。而在枪击杀人的情况下,只要行为人持枪进入有效射程范围内,开始实施诸如掏出枪支、推弹上膛、瞄准目标或者扣动扳机等行为的,即认为杀人行为已经着手进行。故只有C项表述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Imr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信托业协会成立于(),是全国性信托业自律组织。A.2005年5月B.2005年6月C.2006年5月D.2007年5月
在对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过程中,银监会可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对贷款人进行处罚的情形包括( )。A.以降低信贷条件或超过借款人实际资金需求发放贷款的
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实行专营部门制,由()建立或指定专营部门负责经营。A.人民银行总行B.商业银行行长C.人民银行当地支行D.法人总部
在对固定资产贷款的管理过程中,银监会可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对贷款人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形包括()。A.固定资产贷款业务流程有缺陷的B.末按相关要求将
合规风险导致损失的后果有多种表现形式,可能的情形有( )。A.负债减少B.受到法律制裁C.重大财务损失D.声誉受到冲击E.声誉提升
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实行专营部门制,由()建立或指定专营部门负责经营。A.人民银行总行B.商业银行行长C.人民银行当地支行D.法人总部
贷款人有下列()情形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采取《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的相关监管措施。A.贷款调查、审查未尽职的B.未按规定建立、执行贷款面谈、借款
银监会除按规定采取监管措施外,还可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对贷款人进行处罚的情形包括( )。A.发放贷款用途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发放无指
合规风险导致损失的后果有多种表现形式,可能的情形有( )。A.负债减少B.受到法律制裁C.重大财务损失D.声誉受到冲击E.声誉提升
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且逾期未改正的,经中国银监会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区别情形采取()监管措施。A.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B.限制负债
随机试题
患者,男性,40岁,两周前在家捕鼠时,被鼠咬伤,3天前出现高热,全身疼痛、乏力,
[单选题]预制灭火装置检测主要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下列有关预制灭火
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受到非法或者不当干预,不能正常依法履行职责,导致
男,32岁,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伴返酸、烧心、嗳气、食欲不振,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
藿香的主治病证是
衬砌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止水带不得有( ),固定应牢固,提高止水带部位混凝土浇筑的质
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称为故障。这里所说的规定功能是指
下列哪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支持肺心病的诊断A.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B.右室前壁增厚C.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D.右肺动脉内径及右房增大
TOT是()模式的衍生模式,是一种应用于已建成的特许经营项目的融资运作模式。A:BOOB:BOTC:BOOTD:POT
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为被告。A.接受单位B.派遣单位C.企业法定代表人D.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