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初中毕业,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两个月前因地震失去了 11岁的独生子。儿子从小就听话,尊敬长辈,学习成绩好。求助者不能...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初中毕业,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两个月前因地震失去了 11岁的独生子。儿子从小就听话,尊敬长辈,学习成绩好。求助者不能...
admin
2020-12-24
54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初中毕业,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两个月前因地震失去了 11岁的独生子。儿子从小就听话,尊敬长辈,学习成绩好。求助者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现实。地震前一小时,曾想去学校接儿子,但没去。因此感到自责。儿子的影子经常在脑子里浮现,非常想念儿子,并多次梦到儿子后哭醒。求助者现在情绪低落、意志减退、失眠、头痛、头晕、无食欲、胃部不适、全身乏力,感到很孤独。无心做事情,总是不自觉地回忆起儿子生前的情景。自己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表情淡漠,衣衫不整,头发没有整理。婚后一直与丈夫一起务农,家庭和睦。认为有儿子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
该求助者出现的症状包括( )。
选项
A.恐惧
B.疑病
C.强迫性回忆
D.抑郁
答案
CD
解析
案例中,“求助者现在情绪低落、意志减退、失眠、头痛、头晕、无食欲、胃部不适、全身乏力,感到很孤独。无心做事情,总是不自觉地回忆儿子生前的情景。自己前来心理咨询。”表明该求助者出现强迫性回忆和抑郁等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iO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殴打丙,致丙长期昏迷,乙在案发后潜逃,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甲提起公诉。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丙的妻子、儿子和弟弟都可成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
下列关于働E商业秘密罪的说法明确的? A.窃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B.捡拾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资料而擅自披露,给...
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
1997年沈某取得一房屋的房产证。2001年5月其儿媳李某以委托代理人身份到某市房管局办理换证事宜,在申请书一栏中填写“房屋为沈某、沈某某(沈某的儿子)共...
丁某盗窃了农民程某的一个手提包,发现包里有大量现金和一把手枪。丁某将真情告诉崔某,并将手枪交给崔某保管,崔某将手枪藏在家里。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私营矿主甲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农民工从事危重矿井作业,并雇用打手对农民工进行殴打,致多人伤残。甲的行为
郭某涉嫌招摇撞骗罪。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郭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人员可以被委托担任郭某的辩护人?A:郭某的爷爷,美籍华人B:郭某的儿子,16岁C:郭某
具有特定情形的下列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A:视听资料的制作时间、地点存有异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供必要证明的B:在做DNA检测时送检材料与比对样
随机试题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表述正确的是()。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报()审
袁安碑立于东汉永元四年(92年),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院,其碑文字体道美流转,飘逸圆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我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以城乡居民或村民一定居住地
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的元素是A.铬、铜、金、银B.铬、镍、碳、钯C.铬、镍、金、硅D.铬、镍、铜、钛E.铬、镍、锰、碳
男性,40岁,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长期接受地高辛、氢氯噻嗪、卡托普利治疗,再次出现畏食、乏力、腹胀、心慌等症状,心电图见明显U波。 该病人可能发生了A
下列选项中,属于测绘项目合同内容的是()。A:测绘范围与内容B:项目实施进度安排C:测绘成果质量检查报告D:工程费用及其支付方式E:测绘成果精度统计
关于设立住房置业担保公司,正确的表述有( )A.实有资本不少于500万元 B.实有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 C.担保贷款余额的总额,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的3
分部工程中对工程质量影响大的分项工程定为( )分项工程。A.主体B.关键C.主要D.重要
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的提问是()。A:修饰性反问B:解释性问题C:责备性问题D:反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