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尊重原则的是A.医生检查患者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B.医生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要求 C.妊娠危及母亲的生命时,医生给予引产 D
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尊重原则的是A.医生检查患者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B.医生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要求 C.妊娠危及母亲的生命时,医生给予引产 D
admin
2020-12-24
44
问题
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尊重原则的是
选项
A.医生检查患者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B.医生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要求
C.妊娠危及母亲的生命时,医生给予引产
D.医生对患者的呼叫或提问给予应答
E.医生的行为使某个患者受益,但却损害了别的患者的利益
答案
B
解析
[考点]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分析]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低下是临床上可能给患者带来上述损伤的因素之一。从本题选项看,A属于此种情况,即违背了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行为以保护患者的利益、促进患者健康、增进其幸福为目的。C、D选项是符合不伤害和有利原则的选项。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的行为对患者确有助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患者确实患有疾病;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患者的疾苦有关;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患者的疾苦;患者受益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损害。由此可见E是违背有利原则的选项。尊重原则是指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及其作出的理性决定,其中包括尊重患者保密的要求,但并不是指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的要求,如果患者要求保密的信息对他人、社会可能造成伤害或与法律的规定与要求冲突,医生可以超越患者的这种利,所以B违背了尊重原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od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共用题干 男,28岁。因车祸颌面部外伤8小时后急诊。检查:患者左面部肿胀明显,眶周眼睑及结膜下瘀斑、压痛,张口受限,张口度半指,咬合关系正常。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共用题干 女,41岁。残冠,平时易激动,怕热多汗,常感心慌,食量较大但消瘦,双眼稍前凸,心率110次/分,颈部未见异常。此患者如全身情况稳定,允许拔除患牙时的
共用题干 女,41岁。残冠,平时易激动,怕热多汗,常感心慌,食量较大但消瘦,双眼稍前凸,心率110次/分,颈部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A:血糖B
共用题干 女,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下列不正确的是A:术前应拍摄X线片B:应进行阻力分析C:应翻舌侧瓣D:不应以邻牙为支点E:术
共用题干 女,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立即停止注射B:置患者于头低位,解开颈部衣扣C:
共用题干 女,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在注射局部麻醉药后牙关紧闭,可能是发生了A:感染B:水肿C:血肿D:气肿E:翼内肌暂时性痉挛
共用题干 男,14岁。进行性开口困难7年,面部明显不对称。临床检查已完全不能张口。5岁时曾发生颏部对冲性损伤。治疗方法宜采用A:外科手术B:局部理疗C:
共用题干 男,14岁。进行性开口困难7年,面部明显不对称。临床检查已完全不能张口。5岁时曾发生颏部对冲性损伤。面部不对称可具体表现为A:健侧面部丰满B:患
共用题干 男,14岁。进行性开口困难7年,面部明显不对称。临床检查已完全不能张口。5岁时曾发生颏部对冲性损伤。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咀嚼肌痉挛B:颞下颌关
共用题干 女,50岁。以颊黏膜粗糙感、反复刺激性疼痛就诊。检查:双颊黏膜及下唇红有网状白纹,右颊及唇红病损区轻度充血。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A:盘状红斑狼疮
随机试题
全国场外市场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包括()。 ①《业务规则》 ②《非上市公
确诊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为
即原始文献,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源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某家电经销商向消费者甲销售一台价值5000元的相机,甲承诺在6个月内还清,在这里
张某诉某市公安局侵权纠纷一案经甲市A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一审判决后,张某不服,向甲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
2013年1—4月份,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占全国销售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A.下降了4.5个百分点B.下降了3.4个百分点C.上升了4.5个百分点D
国家提倡A有偿献血制度 B无偿义务献血制度 C18至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D18至50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E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
如果青年劳动力的工资率上涨l%导致中年劳动力的就业量下降0.5%,则青年劳动力与中年劳动力之间存在()。A.总互补关系B.总替代关系C.互补关系D.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