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试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试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admin
2020-12-24
54
问题
试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是由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在他的经典实验中,他将狗置于隔音实验室内,实验开始时,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便给予食物,狗分泌唾液。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呈现食物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反应。在这个实验中,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而铃声不能诱发,这时食物叫做无条件刺激,铃声叫做中性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应。在铃声和食物多次匹配呈现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这时,中性刺激的铃声具有了诱发原来仅受食物制约的唾液分泌反应的某些力量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应则叫做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4分) (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是由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上的。斯金纳以白鼠为实验被试进行了精密的实验研究,他运用一种特殊的实验装置——迷箱。斯金纳把饥饿的白鼠关在迷箱内,白鼠不安的乱跑,偶然按压到了箱内的杠杆,则一粒食丸滚出,白鼠吃到食丸。以后白鼠按压杠杆,又可得到食丸。由于食物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因此白鼠在后来按压杠杆的速度迅速上升。由此,斯金纳发现,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他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会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4分) (3)两者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实验研究的是刺激出现然后反应发生;而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研究的是自发的反应发生后随后出现强化刺激。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类型: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是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研究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是受强化规律的制约。(2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M7w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A.弗洛伊德B.华生C.埃里克森D.皮亚杰
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谈虎色变
什么是有意义学习?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不良行为在班集体中得到抑制,属于班级心理的()作用。A.规范B.相容C.舆论D.凝聚力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弗洛伊德B.格塞尔C.皮亚杰D.威尔逊
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主要指()A.传递文化B.深化文化C.构成文化本体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E.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
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受教育者B.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方法
简述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在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辅助作用。这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pz_填空}特点。
随机试题
通常情况下,员工的组织化通常发生在()。 A.职业选择阶段 B.职业生涯早
绵地榆的折断面有多数绵状纤维,它存在于 A皮部B木质部C随处可
土钉支护基坑边坡,适用于基坑深度小于15m的()。
下列连线中,其内容是由该法律规定的是()
正常脑脊液可见到最多的血细胞是
新开发的产品试制时应该采用()。 A.GB/T2828.1计数调整型抽
境外旅游团入境登车后,地陪要做的第一件事是()A.致欢迎词B.调整时差C.清点人数D.进行风光导游
儿童每天摄入脂肪应占总热能的()。 A.10%~15%B.15%~20% C.20%~25%D.25%~30%
入汤剂宜另煎,磨汁或研粉服用的药物是A.僵蚕B.钩藤C.地龙D.牡蛎E.羚羊角
()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A.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B.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的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D.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