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王铭和高扬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后来二人在经营上发生严重分歧,高扬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赵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由高扬变成了王铭。王铭与赵虎协商,...
王铭和高扬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后来二人在经营上发生严重分歧,高扬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赵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由高扬变成了王铭。王铭与赵虎协商,...
admin
2020-12-24
33
问题
王铭和高扬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后来二人在经营上发生严重分歧,高扬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赵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由高扬变成了王铭。王铭与赵虎协商,认为应当把公司搬到本区的另一个繁华地带。由于新经营地点装修,公司停业了3个月,开业后经营不到一年由于业务发展很慢,租金过高,王铭与赵虎决定解散公司。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公司解散______。
选项
A.应当在工商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B.应当在工商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C.如果因违法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应在吊销之日起15日内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D.不需要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答案
AC
解析
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因违法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应在吊销之日起15日内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N7S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拟进行破产重整。2×18年3月,当地法院批准了甲公司的重整计划,对于超过10万元以上部分的普通债权共计4.5亿元,甲公司按照10%的比例...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乙公司于2×18年2月15日销售一批材料给甲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60...
关于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非现金资产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则债务重组利得应为转让非现金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
W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的账面余额为6万元,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应付账款,2×17年12月31日双方进行债务重组,将W公司应收乙公司的账款转为乙公...
M公司与N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7年3月1日,M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N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60...
A公司应收B公司货款4000万元。因B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经磋商,双方同意银行存款3200万元结清该笔货款。A公司已为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1200万元坏账准备...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160万元,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偿付欠款。经协商,乙公司以价值100万元的材料抵债(增值税率为16%),该批材料公允价值为12...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1400万元已逾期,甲公司为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坏账准备,经协商决定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内容是:①乙公司以银行存款偿付甲公司...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甲公司欠乙公司3200万元的货款,甲公司因发生财务困难,经协商,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自产的一批...
甲公司和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6%。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2万元,乙公...
随机试题
关于空肠弯曲菌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是致病菌 B.革兰阴性 C.经
在实务中,如果特定时期内提供劳务交易的数量不能确定,则该期间的收入应当采用( )
穿脱隔离衣时应避免污染的部位是
下列乳房的自我检查中,正确的检查顺序是A: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各区B:外上、外下、内上、内下、中央各区C:中央、内下、内上、外上、外下D:外上、内
炎症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血管反应是 A中动脉收缩B细动脉收缩C细动脉扩张 D毛细血管扩张E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证明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否具有正态性的检验方法为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申请利用基础测绘成果条件的是()A:有明确、合法的使用目的B:申请的基础测绘成果范围、种类、精度与使用目的相一致C:符合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
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获得的收益,应当主要用于(),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A:弥补物业管理费用不足B:给业主委员会委员发放津贴C:发给
从成本角度解释电信企业针对高峰时段业务定高价的原因是()。A:高峰时段业务的边际成本低B:高峰时段业务的边际成本高C:高峰时段业务的固定成本大D:高峰时
根据涉外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企业境外投资不得具备的有( )。A.危害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B.损害我国与有关国家(地区)关系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