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
恬恬
2019-12-17
42
问题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问题: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 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 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力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 说明理由。5.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选项
答案
解析
1.属于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的变更(或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确认过程和环节包括:提出工程变更→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确认工程变更。2.不完善,设置预拱度时还应考虑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和张拉上拱的影响。支架预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3.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砂轮切割机)下料,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耐张拉应力和伸长值两项指标,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4.不能满足要求,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5.(1)避免出现支架下沉;(2)避免脱模过早,以及模板的不均匀沉降;(3)加强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Nl6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房地产经纪人与房地产经纪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后,两者之间就具有了( )。
马某于2014年2月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出售其房产,双方签订了委托代理合同。此后
《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的可能承担方式有( )。
侵权责任是指侵犯经纪服务合同所约定的债权之外的其他权利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权责
在( )中,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
由于房地产经纪合同履行违约而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属于( )。
房地产经纪人在履行居间合同时的义务包括( )。
《房地产经纪业务合同推荐文本》(2006版)包括( )。
为了减少房地产经纪合同纠纷,( )在2006年发布了一套《房地产经纪业务合同推
由于房地产交易的( ),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合同签置后一方毁约的现象经常发生
随机试题
以赔款额为基础计算再保险责任,这种再保险被称为()。 A.预约再保险 B.
合成ApoB48的主要场所在 A.肾脏 B.脂肪组织 C.小肠黏膜 D.
治疗胁肋部皮肤灼热疼痛,呈带状排列,出现簇集粟粒大小丘状疱 疹,若选用针灸治疗
把一条主要干路上的一连串相邻的交通信号灯联动起来,进行协调控制,以提高整条干路通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值接近
转移性右下腹痛A.急性胆囊炎B.急性阑尾炎C.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D.急性胰腺炎E.右输尿管结石
一天晚上,某市居民李某家中的电话突然不能通话,李某十分着急,他立刻与该市电信局联系,查询原因,得知因其逾期交费而被停机。李某认为电信局停机不合理。电信局提...
结合反应属于A.蓄积B.第二相反应C.药物相互作用D.生物等效性E.酶抑制作用
每次配方尽可能1次完成,是针对A.及时沟通B.配备足够的人力C.环境整齐、安静D.规范操作、坚持核对E.掌握选择正确药物的知识与信息
企业进行的工资市场调查就是要保证工资的()。A:内部竞争性B:外部竞争性C:内部D:外部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