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 背景资料 某一水闸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
? 背景资料 某一水闸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
shuhaiku
2019-12-17
48
问题
? 背景资料 某一水闸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闸室共10孔,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 上、下游翼墙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扶壁式结构。闸室下游设钢筋混凝土挖深式消力池,消力池后布置混凝土护底和海漫,后接抛石防冲槽。闸上设交通桥、启闭机房和桥头堡,闸门为平面钢闸门,配卷扬式启闭机,工程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该闸上游翼墙及铺盖施工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承包人安排两个班组,按照上游翼墙Ⅱ→10→9→8→7→6和上游翼墙Ⅰ→1→2→3→4→5的顺序同步施工。
问题 1.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2007,对该水闸工程进行项目划分。 2.如何对该水闸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总布置分区,其规划布置原则有哪些? 3.简述《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中对水闸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求和对钢筋混凝土铺盖施工程序控制要求。 4.指出承包人在上游翼墙及铺盖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 该水闸工程的项目划分为:上游连接段、地基处理、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交通桥、闸门及启闭机、工作桥及启闭机房。 2. 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分区为: ①主体工程施工区。 ②施工工厂设施区。 ③当地建材开采和加工区。 ④仓库、站、场、厂、码头等储运系统。 ⑤机电、金属结构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场地。 ⑥工程存、弃料堆放区。 ⑦施工管理及生活营区。 施工分区规划布置原则: ①以混凝土建筑物为主的枢纽工程,施工区布置宜以砂、石料的开采、加工和混凝土的拌合、浇筑系统为主;以当地材料坝为主的枢纽工程,施工区布置宜以土石料采挖和加工、堆料场和上坝运输线路为主。 ②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安装场地宜靠近主要安装地点。 ③施工管理及生活营区的布置考虑风向、日照、噪声、绿化、水源水质等因素,与生产设施应有明显界限。 ④主要物资仓库、站场等储运系统宜布置在场内外交通衔接处。 ⑤施工分区规划布置考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噪声、粉尘等污染对敏感区(如学校、住宅区等)的危害。 3. (1)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求 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做现场试验,并编制专项施工措施设计。在处理过程中,如遇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修改施工措施设计。 (2)钢筋混凝土铺盖施工程序控制要求 钢筋混凝土铺盖应按分块间隔浇筑。在荷载相差过大的邻近部位,应等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交接处的分块或预留的二次浇筑带。 在混凝土铺盖上行驶重型机械或堆放重物,必须经过验算。 4. 上游翼墙及铺盖的浇筑次序不满足规范要求。合理的施工安排包括:铺盖应分块间隔浇筑;与翼墙毗邻部位的1号和10号铺盖应等翼墙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Jn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长期贷款发放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按照完成工程量的多少进行付款,这符合银行贷款发放
下列关于主要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正确的有( )。[2009年6月真题]
下列关于主要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正确的有( )。
对工程总平面图布置合理性的评估,主要应从( )方面进行。[2009年6月真题]
下列关于贷款资料审查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5年5月真题]
综合理财服务的第一步是要搜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金融机构破产和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客户交易信息()。
为了挣钱,小张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大城市打工,经常变换工作。他目前所在的建筑队正在给
为了挣钱,小张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大城市打工,经常变换工作。他目前所在的建筑队正在给
为了挣钱,小张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大城市打工,经常变换工作。他目前所在的建筑队正在给
随机试题
(20-23题共用题干)
7天足月新生儿,生后3天开始面部及巩膜黄染,渐波及躯干,吃奶及精神好,红细胞5.
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电器,在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时,它们之间
燃气工程中,管道系统过滤器的过滤层通常由()组成。
【2016年真题】关于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与撤回的说法,正确的是()
ProjectControlling模式与Partnering模式的共同之处是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规定,以下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证券买卖的是(
1.{pz_填空}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以下可引起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升高的因素是A.肾病综合征B.妊娠C.雄激素D.肝硬化低蛋白血症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D.体现工资差异E.增大工资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