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18时15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
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黄××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13时30分许,黄××在给310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许,黄××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D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人310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当即让黄××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某单位职工吕××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号油罐当即燃烧,持续17小时后被扑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15m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14.3m,试判断该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汽油的密度是750kg/m3.
2.试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并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3.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1.由于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不够500m,所以它们是一个储存单元,两罐最大储油量是:(3.14×7.52×14.3×0.75×2)t=37.886t
已远远大于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20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
2.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等。
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
(1)控制点火源。
①罐区禁止明火;
②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
③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
④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
⑤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
(2)防止生产爆炸性混合气体。
①防止汽油泄漏;
②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3)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①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②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
③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
④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
预防中毒事故的措施:
②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③个人配备保护器具。
3.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工人黄××误开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导致310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汽油溢出,导致爆炸、火灾事故;
(2)仪表工陈××在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位报警",黄××未到罐区核实油面高度的情况下,应采取其他措施而未采取。
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情况;
(2)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
(3)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有欠缺;
(4)路过罐区的公路与罐区安全距离应重新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