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下列选项中的甲,成立犯罪中止的有:A、甲侵入某仓库后发现财物过多,打算回去开车来窃取。但半路上遇到警察而被抓获 B、妻子甲为了杀害丈夫乙,在乙睡觉时将煤气阀门打
下列选项中的甲,成立犯罪中止的有:A、甲侵入某仓库后发现财物过多,打算回去开车来窃取。但半路上遇到警察而被抓获 B、妻子甲为了杀害丈夫乙,在乙睡觉时将煤气阀门打
admin
2020-12-24
31
问题
下列选项中的甲,成立犯罪中止的有:
选项
A、甲侵入某仓库后发现财物过多,打算回去开车来窃取。但半路上遇到警察而被抓获
B、妻子甲为了杀害丈夫乙,在乙睡觉时将煤气阀门打开,然后到邻居家。20分钟后,甲估计乙已经死亡,于是回到家。发现乙躺在床上表情痛苦,顿生悔意,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
C、乙托甲购买胃药,甲却将毒药交于乙。后,甲产生悔意,第二天到乙家欲取回该药,而乙谎称已经服完,甲便回家。几天后,乙服用该药死亡
D、甲开枪向乙射击,乙受惊吓而昏厥。甲误以为乙中弹倒地,顿生悔意,将乙送往医院急救,乙最终平安无事
答案
BD
解析
A项中的甲并未打算彻底放弃犯罪,而只是暂时中断,不成立中止,而是未遂。 B项中的甲基于悔意实施了抢救行为,有效地避免的损害后果,成立犯罪的中止。 C项中的甲虽然实施了一定的避免结果出现的努力,但最终结果仍然出现,不符合中止“有效性”的条件。 D项中的甲基于悔意实施了抢救行为,而且结果最终没有发生,虽然结果未发生与甲的抢救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甲不救乙,乙也死不了),也不影响甲成立中止。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甲开枪打中了乙,导致乙受伤,甲积极抢救,最终乙没有死,甲可以成立中止。那么当甲未导致乙受伤的前提下,积极抢救更应该成立中止。(“举重以明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aU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及相关诉讼理论,关于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要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B.没有民...
关于辩论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和答辩状是其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 B.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贯穿于审判程序和执...
关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定期间都属于绝对不可变期间 B.涉外案件的审理不受案件审结期限的限制 C.当事...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证据种类的表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没有查他证据加以证明的,法院一律不予支...
甲、乙、丙三人各出资4万元合建了一栋三层楼房,三人约定该楼房由3人共有,甲居住第一层、乙居住第二层、丙居住第三层。乙由于长年在外地做生意,便打算将其居住的...
关于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能力,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人格权 B.自然人和法人人格权受侵害时都可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自然...
公元2001年1月1日,刘备因病去世,将其房屋一套遗赠给其友张飞。其后,张飞将房屋出售给关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张飞须将房屋登记在自己的名下,才...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钢材购销合同,约定因该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可向A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向合同履行地B法院起诉。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
民事诉讼与民商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方式,但两者在制度上有所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A.民事诉讼可以解决各类民事纠纷,仲裁不适用与身份
关于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A.凡是涉外诉讼与我国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实际联系的,我国法院都有管辖权,体现了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
随机试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计量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鸡内金除能化坚消食外,又能 A、疏肝回乳 B、降气化痰 C、固精止遗 D
为增加银汞合金的强度,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汞的含量 B.增加铜的含量
有关产程中灌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4 B.26 C.28 D.30D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24=(1+2+5+4)×2,28=(2+3+5+4)×2,规律
根据《建筑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施工企业有转包、
预算利润表的编制需要的相关数据有()。
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带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回到迦南的领袖是()。
可利用其他细菌产生有机酸作能源的是A.乳杆菌B.牙龈卟啉单胞菌C.血链球菌D.粘性放线菌E.韦荣菌
关于客户的理财目标,可概括为财富积累、财富保障、财富增值、财富分配四个方面,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财富增值,主要解决的财务问题是教育和养老资金需求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