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背景资料 某单位施工一胶带大巷,巷道净断面22m2,长度2500m,采用锚喷支
背景资料 某单位施工一胶带大巷,巷道净断面22m2,长度2500m,采用锚喷支
书海库
2019-12-17
38
问题
背景资料某单位施工一胶带大巷,巷道净断面22m2,长度2500m,采用锚喷支护。地质资料显示胶带大巷在840m—860m左右将穿过一断层,断层可能导水。设计单位要求巷道穿越断层段增加U29钢支架加强支护,钢支架间距0.5m。在巷道施工到835m时,施工单位发现巷道围岩较稳定;施工到840m时,发现巷道围岩逐渐破碎,岩帮有少量出水。施工技术负责人要求立即进行短掘短喷(支护),并按设计要求增加U29钢支架支护。在采用U29钢支架支护时,为确保支架稳定,施工人员在柱腿底部用浮矸填平,并用拉杆将相邻钢支架连接牢固;同时,施工人员按现场质检人员的要求,将支架顶部和帮部用背板背实。施工过程中,巷道出水情况一直比较稳定。巷道施工穿越断层后约一个月,当班班长发现833m—843m段巷道顶部喷射混凝土局部离层、开裂严重,于是立即安排一名工人留下进行处理,其余人员撤离该巷道,安排到其他巷道工作面施工。在处理过程中。发生冒顶事故,造成该工人死亡的安全事故。问题1、施工单位在穿越断层前,应做好哪一项工作简要说明理由及具体的工作内容。2、在穿越断层和处理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中,施工单位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之处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为哪一等级事故说明理由。4、该事故的责任应由施工单位哪些人员承担
选项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在穿越断层前,应停止施工,确定探水线。由于此断层可能导水,需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使用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经确认无水害威胁后,方可施工。2、在穿越断层施工中,存在不妥之处:(1)没有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规定;(2)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求增加U29钢 支架支护时,没有明确钢支架间距的要求。(3)施工人员在桩腿底部用浮矸填平不符合有关规定,应该将支架柱窝挖到实底,当不能挖到实底上时,应有专门的措 施。(4)没有按穿越含水断层的要求做好防、排水准备工作。在处理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中存在不妥之处:(1)班长发现833m--843m段巷道顶部喷射混凝土局部离层、开裂严重,应立即报告调度室或有关主管人员。而不应擅自作处理决定。(2)安排一名工人进行处理,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一般事故。因该起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无人重伤,一千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4、该事故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现场质检人员、班长、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受害者本人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u8f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活性检测发色底物法测定原理,该项目的单位应为
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远端肾单位对水的调节通过
将初步设计中确定的建设内容,按照单位工程归类并编号,明确其建设内容和投资额,以便
项目监理机构受建设单位委托控制物资供应进度时,其工作内容是( )。(2014年真
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是具有实施性和操作性的监理业务文件,其主要内容有( )。(2
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时,为了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通常可采取的组织措施有( )。(
分包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有关资料,(
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方案,监理机构的()应组织审查,符合要求后应予以签认。
见证取样的送检试验室,一般应是( )。 A、施工单位的试验室 B、监理单
随机试题
某学生偏食,喜欢吃稻谷类食物,而不喜欢吃动物性食物。下图表示所吃稻谷在体内的部分
“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
A.巯基酶失活 B.细胞色素氧化酶失活 C.胆碱酯酶失活 D.二氢叶酸还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
下列部位应采取封堵措施的有( )。
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对,他说
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这说明了()。A.教育的文
《普非》规定:自动闭塞区间,只设一架通过信号机的区间,通过信号机发生故障或灯光熄灭时,行车凭证为()。A.出站信号机显示的进行信号B.调度命令C.绿色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人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在运用这种模式帮助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表现出无条件的...
经济建设的支出,从长期趋势看其比重是()。A、逐步上升B、平稳C、不断变化D、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