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些同样的行为会随着发展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恬恬2019-12-17  9

问题 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些同样的行为会随着发展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试以一具体行为为例加以分析。

选项

答案

解析【答案要点】 (1)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①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libido)。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②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甩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③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2)以一个具体行为加以分析: ①例如攻击性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受本我控制,遵循快乐原则。儿童2岁左右产生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4岁左右,一些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指向引起他不快的人。3~6岁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随年龄增长,攻击形式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②儿童在5岁以后,攻击性行为开始减少。攻击性行为开始受到自我的影响,因为父母和老师不容许攻击性行为,攻击他人会受到批评和惩罚,为了避免惩罚,儿童就服从自我的限制,遵循现实原则,减少了攻击性行为。 ③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能够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这时儿童开始受到超我的影响,并严格要求自己,减少攻击性行为,对同伴及他人更宽容,但同时也还会受到本我和自我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IGN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