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下列关于水泥的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等 B.溢流面受水流冲刷部位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下列关于水泥的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等 B.溢流面受水流冲刷部位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admin
2020-12-24
29
问题
下列关于水泥的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等
B.溢流面受水流冲刷部位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C.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等
D.大体积建筑物内部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等,以适应低热性的要求
E.位于水中和地下部位的混凝土,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答案
ACDE
解析
见教材P34 水泥的适用范围 ( 1 ) 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溢流面受水流冲刷部位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避免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2 )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売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并掺用引气剂或塑化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当环境水兼硫酸盐侵蚀时,应优先选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3 ) 大体积建筑物内部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以适应低热性的要求。 ( 4 ) 位于水中和地下部位的混凝土,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e5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接地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有()。A.通信局(站)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B.接地体埋深上端距地面应不小于0.7mC.接地体可采用裸铝导体材料D.接地引入
下列关于放电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在电池初充电完毕,静置1h后进行B.以3小时率放电,单体电池的终了电压为1.83VC.当采用电池内阻衡量电池质
关于光缆工程单盘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长度应抽测80%B.用OTDR法测量单盘损耗时可加1-2km的测试尾纤C.光缆护层应进行耐压测试D.
局、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如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基地高程高于要求的计算洪水水位()以上的地方。A.0.5mB.1mC.1.5mD.2m
对于电磁辐射敏感建筑物进行评估,评估后应划分出()区域。A.公众辐射安全区B.职业辐射安全区C.电磁辐射超标区D.电磁辐射严重超标区E.电磁辐射禁区
在通信管道工程中,使用()管道需要做混凝土包封保护。A.格栅管B.双壁波纹管C.梅花管D.ABS管E.硅芯管
下列关于放电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在电池初充电完毕,静置1h后进行B.以3小时率放电,单体电池的终了电压为1.83VC.当采用电池内阻衡量电池质
对于管道光缆敷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缆应在管道进、出口处采取保护措施B.光缆在人孔内子管外的部分应使用塑料软管保护C.光缆在人孔内应居中问布放通
对于天馈线避雷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线必须安装避雷针,且避雷针高于天线最高点的金属部分1m以上B.天线应安装在避雷针45°角保护范围内C.避雷
在通信管道的施工中,管道中心线、直通人(手)孔的中心位置、角度、人(手)孔中心位置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遇特殊情况变化较大时报()批准。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B
随机试题
税收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是( )。 A.防止税务机关滥用权力,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期货公司应当建立与风险监管指标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和资本
男,57岁,不明原因出现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出冷汗,休克。此时病
下列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有( )。 A.未经批准,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B.
下列各项符合保险利益构成要件的是()。A.违反法律规定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利益B.政治利益C.根据有效的租赁合同所产生的租金收益D.刑事责任
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证型为A.风痰闭阻证B.痰火扰神证C.
头面先肿,继而波及全身,小便短少,发热恶风者,多因A.肾阳虚衰B.湿邪困脾C.脾肾阳虚D.风邪侵袭
血压持续升高,尿蛋白阳性,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是A.高血压危象B.高血压脑病C.恶性高血压D.缓进型高血压
土坝坝身控制测量包括()。A.坝轴线测设B.平面控制测量C.坝脚线放样D.高程控制测量E.清基开挖线放样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的目的是( )。A.开发新的市场B.开发新的资源C.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D.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