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
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
admin
2020-12-24
35
问题
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法施工,并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其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混合料拌和与运输。④布置基准线钢丝。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⑥自检验收。⑦质检。⑧养护。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顺序进行。由于路面较宽,在摊铺时,分两幅摊铺,中间设一条纵缝,纵缝采用45°斜接。碾压时,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问题:
(1)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
(2)施工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最好的摊铺方法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不正确。应该是按②→①→③→④→⑤→⑦→⑧→⑥的顺序进行施工。 (2)纵缝严禁斜接,纵缝必须垂直相接。路幅较宽一台摊铺机不够宽时,为了避免形成纵缝,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5~10m,同步梯队向前摊铺,并同时碾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Txm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露天采场的出入沟口、平硐口和工业场地等处,都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B.矿山必须按设计要求建
根据“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煤矿建设安全规范”等规章要求,下列强令性条款,正确的是建设单位( )。A.应对建设项目实行全面安全管理B.应给施工单位提供安全
根据《矿山安全法》等法规要求,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必须做到( )。A.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B.应经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批准C.其使用的地质勘
与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相配套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使用D.同时设计、同时施
企业、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单位的( )。A.总工程师B.防治水专业负责人C.安全责任工程师D.企业法定代表人
储存的民用爆炸物品数量不得超过储存设计容量,对性质( )的民用爆炸物品必须分库储存。A.相似B.相抵角虫C.不稳定D.极不稳定
下述矿山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B.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C.保证职工有优惠的劳动条件D.加强矿山安全管理
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矿山安全工作要负责的内容,包括有( )。A.负责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B.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律C.审查批准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
矿业工程竣工资料汇总、组卷的方法是( )。A.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专业、阶段等汇总、组卷B.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资料按单位工程、专业等汇总、组
矿业工程竣工资料的质量要求内容不包括( )。A.工程竣工资料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符合B.工程竣工资料签字盖章手续完备C.工程竣工资料使用易褪色的材料书写D.
随机试题
男性,20岁,3~4天来寒战、高热、咳嗽,咳少许黏痰,略带血。因气急、紫绀、休克
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
以下食物中氨基酸组成最优的是( )。
能退黄的药物有
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帮助个体认识健康风险,指定个体的健康干预措施B.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C.鼓励和帮助人们修正不健康的行为D.救治高危
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栏目安排的内容如图1所示。该内容最适宜帮助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扩散B.分子间存在引力C.对流
治疗烧伤引起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效果最好是A:头孢唑啉B:青霉素C:琥乙红霉素D:庆大霉素E:红霉素
肉毒中毒的好发食品为A.青皮红肉鱼B.海产品和盐渍食品C.自制发酵食品、罐头、臭豆腐D.动物性食品、病死牲畜肉、蛋类E.淀粉类食品、剩米饭、奶制品
若清单计价规范中的项目名称有缺陷,则处理方法是()。A、投标人作补充,并报当地建设局机构备案B、招标人作补充,并报当地建设局机构备案C、投标人作补充,并报当
砖墙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变形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宜大于()m。A.2B.3C.4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