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
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
shuhaiku
2019-12-17
32
问题
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D石油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硝基苯精制岗位处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汽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江水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江里。(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①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②该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③D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B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④该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⑤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⑥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 该起事故中,在硝基苯精馏塔发生连续爆炸后,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对爆炸现场进行控制和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应佩戴的防护装备有( )。
选项
A.自给正压式呼吸器B.防毒防化服C.防尘口罩D.防苯耐油手套E.安全帽
答案
ABD
解析
当硝基苯发生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时,应急救援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戴安全防护眼镜,戴防苯耐油手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V2Z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王某因违反规定造成公司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根据企业国有资
甲股份有限公司出纳李某侵犯公司的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连续1年持股的股东欲
损失补偿原则中补偿的金额()实际损失的金额。
张某为自己的房屋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主要保障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房屋损失。保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繁荣期应采取的财务管理战略是()。
我国居民企业B公司在甲国设立一分公司,构成所在国的常设机构,需要自主申报纳税。总
根据耕地占用税有关规定,各地区耕地占用税的适用税额,由()根据人均耕地面积和经济
2018年3月某公司在郊区新建设立一家分公司,共计占用耕地15000平方米,其中
在人均耕地低于0.5亩的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提
因使用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建筑物损坏问题,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由()
随机试题
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右侧面颊肿痛2天入院,入院检查急性面容,右侧面颊以耳
代位继承只适用于()。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或遗赠 C.遗赠 D
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评价时,需重点关注的指标有()。
22岁男性患者.感冒后10天后出现双下肢浮肿伴乏力.血压155/l05mmH
下列关于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失业率等于()。[2011年11月三级、2010年11月四级真题]
1岁患儿,发热5天,体温39°C,流涕,咳嗽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C。颊黏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合并肺炎。 该患儿宜采用下列哪种降温措施A.温
患者,女,3岁。因感冒出现咽痛、流涕、打喷嚏、鼻塞而就医,医生开具饮片处方,药物组成有二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寸冬、牛黄、冰片。 二花是指A.菊花
在客户信息收集和整理阶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客户信息整理通常针对定量信息,一般汇总为家庭资产负债表和收支储蓄表B.通过家庭收支储蓄表对客户的收入、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关联方交易的是( )。A.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按照独立的原则进行融资租赁 B.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C.合营企业的投资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