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污水处理厂项目 【素材】 为了截留流入某河道的沿江生活污水,某市拟建一个污
污水处理厂项目 【素材】 为了截留流入某河道的沿江生活污水,某市拟建一个污
恬恬
2019-12-17
33
问题
污水处理厂项目【素材】 为了截留流入某河道的沿江生活污水,某市拟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包括一套沿江污水收集系统和相应的若干污水提升泵站。拟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厂址北侧0.8km处为某居民小区。该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规模定为70万t/d。处理厂分两期建设,一期根据现状污水量确定为30万t/d,二期设计规模为40万t/d。根据进水量、进水水质以及出水水质要求,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的A/O法,即强化生物除磷过程、氨氮的硝化过程,兼顾脱氮,而SS的去除则采用高效的二沉池池型。该工艺针对A/0法及A2/0法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即消除汇流活性污泥对厌氧区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其脱氮效率,以及降低混合液回流的稀释作用,增设了回流污泥预缺氧池,使回流污泥先进入缺氧池。该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纳污水体为某大型河道,河宽25km,水深约41m,尾水排放口下游3km处为某水源保护地。【问題】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技术路线。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3.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分别是什么?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5.环境影响预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技术路线。答: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目的就是解决某大型河道沿江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河段水体受污染的问题,截留入河污水,削减污染物排放,使河水水质得到改善。因此,评价中主要根据水质现状、污水处理厂设计指标和出水水质,计算主要污染负荷的削减量,并预测其水量、水质变化状况。同时,通过类比资料分析,预测本项目排放的臭气的影响程度及范围。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答:着重论述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厂址选择及其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论述;项目建成后某大型河道水质的改善情况以及建设项目排放的尾水对河道水体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尾水排放对下游饮用水源地的影响;项目运行期恶臭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居民区)和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施工期间(包括管道工程的施工、厂址平整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公众参与。3.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分别是什么? 此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为改良的A/0法。其主要污染物为恶臭、噪声、固体废物、厂区生活污水及生洁垃圾。 该污水处理厂恶臭排放源主要为进水泵房、格栅井、沉沙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污泥预浓缩池、污泥后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 噪声主要来源于进水泵、除砂机、污泥泵、鼓风机、污泥脱水泵以及厂区内外来往车辆。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栅渣、沉沙以及从二沉池中排出的剩余污泥经浓缩及脱水后产生的泥饼。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答:根据污水处理系统外排尾水及受纳水体的水污染特征,选择BOD5、COD、氨氮为本次水质预测的主要评价因子。5.环境影响预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恶臭污染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污泥处置影响预测与评价;(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事故风险评价。【考点分析】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技术路线。 评价技术路线类似评价思路,是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特征确定的。因此水质现状、污水处理厂设计指标和出水水质是后续工程分析、工艺选择、污染防治措施制定的基础,据此,可以计算主要污染负荷的削减量,并预测其水量、水质的变化状况。同时,污水处理厂项目排放的臭气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环境敏感点及其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臭气的影响程度及范围一般通过类比资料进行分析。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5)确定评价重点”。 举一反三: 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要注意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厂址及其污水收集系统;(2)要根据收集污水的水质情况、出水水质的要求、污水处理厂规模、项目投资和运行经济效益,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3)要考虑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物质对附近敏感点的影响,确定卫生防护距离;(4)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口下游的水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5)污泥综合利用;(6)公众参与。3.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分别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一般情况下,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和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进行分析,说明污染物排污点分布和主要污染物,可参照图1进行分析。 举一反三: 污水处理厂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一般包括:(1)污水处理厂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如果污水处理厂不包括配套管网,则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小;如果污水处理厂包括配套管网,应对管网进行专题评价,其评价重点在施工期。配套管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如下: ①废气。主要是扬尘和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包括:a. 土方开挖、堆放、回填造成的扬尘;b.运输车辆遗撒造成的扬尘;c.人来车往造成的道路烟尘。 ②噪声。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③废渣。a. 土方开挖产生的渣土碎石;b.车辆运输过程中的物料损耗,如砂石、混凝土等;c.铺路修整阶段遗弃的废石料、灰渣、建材等。 ④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大量土方开挖、破坏地表植被,在雨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⑤社会环境影响。a.施工期对于交通的影响。土方开挖阻断交通,物料运输增大车流量。b.工程施工对结构的影响。(2)污水处理厂运行期的环境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是该类案例评价的重点。 ①对受纳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a.运转正常时,达标排放,对河流水质的改善情况。b.超负荷污水溢流和事故排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影响程度通过模式计算分析。 如果处理后污水用于农灌,还应分析其对污灌农田的影响。原来的污灌农田改用处理厂出水灌溉,分析农田环境因此得到的改善和受到的影响。 ②污泥处置和利用的影响分析。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在我国以农田施用为主,包括两个方面:a.污泥运输和干化的影响分析;b.对农田和农作物的选择和影响分析。 对污泥的养分、重金属含量进行类比分析,对受纳的农田土质、面积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是否可行的结论。 ③恶臭、含菌气溶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恶臭主要产生于曝气池、污水泵房、污泥脱水机房,含菌气溶胶主要产生于曝气池,可以用类比法、公式计算法分析,同时注意厂内合理布局,提出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 ④锅炉烟气。 ⑤处理厂设备噪声。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与项目污水的成分、比例和受纳水体水质有关。一般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包括BOD5、COD、氨氮、SS等,前三种污染物浓度高,对水体污染大,不经过处理不容易除去。同时在“十五”规划中,COD、氨氮也为总量控制指标。5.环境影响预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略。[img]/upload/tiku/35/1417051_1.jpg[/img]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4c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设工程项目分包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责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应由()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以下施工项目中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有(
某建设项目由于涉及深基坑工程,总包单位依法分包给专业工程公司,对于编制专项施工方
某建筑工程项目,其中消防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总承包单位将其分包给某分包单位施工,
甲公司是某项目的总承包单位,乙公司是该项目的建设单位指定的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项目中,需要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安排的是()。 A.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项目经理的安全职责有()。 A.
施工单位项目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主要包括()。 A.组织制定安全施工
王某被任命为一大型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关于其安全职责的表述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2016年)下列抢护原则中,不适用于堤防防汛抢险施工的是()。
()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依法应当编制水
上市公司不得以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者间接地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
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2010年真题
反映胆道梗阻的酶学标志是A.ALTB.ASTC.MAOD.AFPE.ALP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是( )。A.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
居住区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其中,( )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A.住宅用地B.道路用地C.公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施工现场召开监督会议,分布监督方案,提出要求,并时行第一次监督检查工作,其监督检查的重点是()。A.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
下列关于贷款组合信用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贷款组合的总体风险通常小于单笔贷款信用风险的简单加总B.将信贷资产分散于相关性较小的行业或地区的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