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
Loveyou
2019-12-17
28
问题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既然创新投入对创新型经济意义重大,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密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时,不能节省的是( )。
选项
A. 物质资源B. 环境资源C. 资金投入D. 人员投入
答案
D
解析
细节理解题,根据设问定位到第一段,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可知A、B正确。“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所以没有人员投入的相关阐述。所以本题选择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bBTfKKKQ
相关试题推荐
A本题中第三个图是前两个图先各自沿纵轴翻转后拼凑而成,依此规律,只有A符合要求。故答案为A。
B本题为图形相加规律,第三个图是前两个图叠加而成,依此规律,只有B符合要求。故答案为B。
根据以下资料 21世纪头10年,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
根据以下资料 21世纪头10年,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在这次大会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在这次大会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在这次大会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在这次大会
根据下列表格,回答96~100题 某省环境统计公报(2004~2008年)
根据下列表格,回答96~100题 某省环境统计公报(2004~2008年)
随机试题
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 A、作为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主要内容之
某次历史、地理知识竞赛规定,每个参赛队必须由3名选手组成。参赛队每场回答7道题,
长期大量应用异烟肼时宜同服的维生素是
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关于婴儿感知觉发展的重要表述是()。 (A)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是出生后的
A.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B.放射治疗垂体腺瘤 C.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 D.人工周期恢复月经 E.促排卵治疗不育A.手术切除垂体腺瘤B.放射治疗垂体腺瘤
男,50岁。突起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190/100mmHg,诊为急性左心衰竭。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是A:西地兰B:氨茶碱C:硝普钠D:多巴酚丁胺E
在项目投产后阶段,咨询工程师可开展的工作有()。A:开展项目中间评价工作B:可持续性评价C:项目目标和过程评价D:提出项目发展的对策建议E:协助进行试运
2017年5月甲公司作为受托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一份,合同约定技术开发金额共计1000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与报酬金额之比为4:1。另外,作为承包方签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