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下列有关企业合并业务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
下列有关企业合并业务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
admin
2020-12-24
40
问题
下列有关企业合并业务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B.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生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确认结果将影响购买日的所得税费用
C.在免税合并的情况下,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商誉,其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D.在应税合并的情况下,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商誉,在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均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答案
C
解析
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A错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生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调整购买日确认的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选项B错误;在应税合并的情况下,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商誉,在初始计量时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如商誉发生减值,将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选项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ig8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平衡计分卡,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时,下列指标中可以利用的有( )。A、顾客满意度B、资产负债率C、产品合格率D
丽岛同城是一家处于起步期的餐饮企业,其业务主要为通过电话定购的方式销售日本特色食品,例如生鱼片和寿司。该公司决定采用平衡计分卡来计量来年的绩效。下列选项中...
某公司有A和B两个部门,有关数据如下: 单位:元 假设A部门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为8%,B部门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 ...
某公司某部门的有关数据为:销售收入100000元,已销产品变动成本60000元,变动销售费用10000元,可控固定间接费用5000元,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3...
下列各项中,适合建立标准成本中心的单位或部门有( )。A、行政管理部门 B、医院放射科 C、企业研究开发部门 D、企业广告宣传部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预算编制基础的有( )。A、制造费用预算B、直接材料预算C、销售费用预算D、直接人工预算
财务预算是关于利润、现金和财务状况的预算,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有( )。A、现金预算B、利润表预算C、资产负债表预算D、销售预算
下列各项预算中,在编制利润预算时需要考虑的有( )。A、销售预算B、产品成本预算C、管理费用预算D、预计资产负债表
下列关于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定期预算法能够保证预算期间和会计期间在时期上配比B、定期预算法能够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
企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是由( )根据长期规划,利用本量利分析等工具提出来的。A、预算委员会B、最基层成本控制人员C、上级主管D、企业决策机构
随机试题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稳压泵频繁启动,其原因不可能是() A.管道有渗漏 B.测试
RA所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是 A.早期诊断有赖高分辨CT检查 B.部分病人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采取标准加入法能消除 A.物理干扰 B.背景干扰 C.
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有一个相声“五官争功”,说的是眼、鼻、嘴等只顾表白自己的功劳而对其他器官的作用不
A.卡环臂 B.卡环体 C.支托 D.连接体 E.基托必须部分放入基牙倒凹内的部分是
肺性脑病病人出现昏迷,一侧瞳孔扩大,首选的急救措施是A:20%甘露醇静脉推注B:5%碳酸氢钠静脉推注C:加大抗生素用量D:静脉应用呋塞米E:吸氧
根据求医的决定权,可将求医行为分成 A主动型、参与型、强制型 B主动型、指导型、合作型 C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 D参与型、指导型、合作型...
2002年,杨晓以65万元的价格(含相关税费)购买了一套85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并于2005年将这套住宅以95万元的价格卖出。另支付其中相关费用5万元。则杨...
衡量通货膨胀最常用最基本的指标是()。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者物价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D.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